走進東海縣黃川鎮前元村的碩隆藍莓家庭種植農場,一片銀白色藍莓溫室大棚和黑色防草布覆蓋的40畝藍莓園隨之映入眼簾。大棚里,桔黃色的藍莓枝、翠綠色的葉片、繁花朵朵在枝頭綻放,農場主呂秀超正在這里忙碌著。
今年52歲的呂秀超腦子活絡,敢想敢干,23歲就創辦了全鎮獨一無二的鋼窗廠。在黃川鎮黨委政府鼓勵廣大農民走各種農產品種植富民興村道路引導下,2018年,他又開始種植藍莓,并于第二年辦起了東海縣碩隆藍莓家庭種植農場,進一步擴大藍莓種植規模。而這,也填補了黃川無藍莓種植的歷史空白。
2018年的一個早晨,呂秀超徑直來到了村支書家,直言自己準備搞藍莓特色種植,想要流轉土地,沒想到村支書立馬答應幫他流轉20畝藍莓土地。土地流轉成功后,他立即籌資70萬元,租用機器整地,采買來5000棵藍莓樹苗以及鋸沫、牛糞、草碳、椰糠、兔糞等有機肥料,建起現代化的鋼架溫室大棚。
“種植藍莓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畝地所用的3方有機肥,都是用手推車推、布兜抬進地里的。”據碩隆藍莓家庭種植農場管理員介紹,為確保藍莓純天然的品質和國家綠色食品無公害標準,農場里的藍莓從來不打藥,都采用引蟲器、粘蟲板來捕捉害蟲。園里長出的草也都是用人工除草,從來不打除草劑。為了使藍莓生長有足夠的養份,每年秋季都要給藍莓施補一次越冬肥,“自從藍莓園組建那天起,呂秀超就住在藍莓園、吃在藍莓園、干在藍莓園。”
為使藍莓高產穩產,呂秀超在莓苗中多種選優,實現多品種分片并種,把精心選購來的“公爵”“優瑞卡”“珠寶”“天后”等6個品種,進行劃片區培植,并根據長勢需求安排澆水、施肥管理。呂秀超扒拉扒拉手指給筆者算了一筆賬,“我2018年栽植的20畝藍莓,今年5月可初見成效。第一年畝產估計1000多斤,可收獲30余萬元,到第二年可收獲40萬元,第三年可收入50萬元。栽一次只要管理到位,藍莓生產期就能持續發展15年,待到2024年60畝藍莓普遍開花結果時,便是風光無限好、豐收滿田園。”(□ 肖婷婷 李澤華)
總值班: 吳弋 劉昆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