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牛年伊始,中央以及地方各部門紛紛出臺相應政策,確保在新的一年中,環境保護工作能夠順利、有效開展。
2月25日,生態環境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劉友斌指出:“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環評文件質量問題,堅決打擊環評文件弄虛作假和粗制濫造行為。”最高人民法院同在25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的實施意見》,嚴懲重處長江流域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讓敢于破壞長江生態環境者付出沉重代價。江蘇省作為長江流經省份,向來注重環保工作,在中央的帶領下,各級黨員也積極響應,力爭將環保工作融入具體實踐中。
而在開展環保工作的過程中,我們也應該以中央下達的政策以及傳達的精神為指導,謹防“三個主義”。
一是在環境治理中,謹防“拿來主義”。環境保護是一項波及范圍廣、時間跨度大的工程,不會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勞永逸。在環保工作中,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任務,每個國家、每個地區都有屬于自己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需要謹防不負責任的“拿來主義”。對于長江流經地區來說,保護長江水資源以及水生物的多樣性,是環保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對于西北地區來說,造林防風,避免土地進一步沙化才是當務之急。我們應該秉承與時俱進、 因地制宜的原則,深入一線,認真考察,制定出切實有效的治理方案。
二是在環評工作中,謹防“形式主義”。正確做好環評工作,是環保措施能夠真正在實踐中起作用的大前提。而以往,在全國多地曾出現過環評師成為“簽字機器”的現象,比如山東一家環評公司就有一位環評工程師在四個月里編制了63個環評報告書和1541本環評報告表。如此環評,堪稱瘋狂!這家公司的行為也使環評工作淪為徹頭徹尾的形式主義,對于該地環保工作的展開造成嚴重的誤導。想要杜絕“形式主義”,我們要嚴謹立法、嚴格執行、嚴密監管、嚴懲違規,確保環評工作真實有效。
三是在長效管理中,謹防“功利主義”。不同于經濟建設工作,環境保護見效慢、耗時長、效果不容易被評估。這就導致一些地方政府以及基層工作者對于環保工作缺乏動力,更缺乏耐力。實際上,做環保本來就不是一種功利性行為,在具體實踐中,我們也必須反對“功利主義”。要以各地黨員為先導,使其充分認識到環保工作的重要性,進而引領各部門、各企業以及群眾個體并肩同行,凝心聚力,共同致力于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環保事業。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環境保護關乎千秋萬代。作為黨員,我們應當率先垂范,在環保工作中真抓實干,謹防“拿來主義”“形式主義”“功利主義”,以赤子之心守護祖國大好河山,以主動擔當保護一方青山綠水。(王順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