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交通運輸部提出了推進農村公路“新三通”的時間表,到2035年基本實現鄉鎮通三級及以上公路、建制村通等級路、較大人口規模自然村(組)通硬化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具有很強的先導作用。推進農村公路“新三通”,助力和美鄉村、緊密城鄉對接、提速經濟流動,鄉村振興將沿著“高速路”闊步前行。
鄉村要振興,基礎在交通。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既要把農村公路建好,更要管好、護好、運營好,為廣大農民致富奔小康、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更好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新改建農村公路253萬公里,實現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車、通郵路,全國農村公路全部納入管養范圍。農村公路建設取得扎實成效,基本建成便捷高效、普惠公平的農村公路網絡,農民群眾“出行難”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為鄉村振興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農村公路一頭連著廣大老鄉,一頭連著致富希望。從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車、通郵路的“三通”目標全面實現,到如今提出推進農村公路“新三通”時間表,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農村公路這一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和服務性設施將實現質的飛躍提升。敢于承諾,源于持之以恒的實干。今年1-10月,全國農村公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087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14.3萬公里,實施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近9.2萬公里,改造農村公路危橋6359座,農村公路建設全面提速。
要想富,先修路。1-10月,農村公路管護領域提供就業崗位達80.6萬個,就業崗位平均年收入近1.4萬元。事實上,推進農村公路“新三通”,更重要的作用在于有效打通產品進城下鄉“最后一公里”,暢通鄉村旅游的流動通路,為產業興旺、農民增收帶來越來越多新機遇、新可能。設計好、建設好、運用好交通建設“大動脈”,讓公路圍繞產業建,產業圍繞公路轉,不僅能為鄉村聚人氣,還能由此引進來資金、技術、項目,以“交通+土特產”“交通+康養旅游”等不斷激活鄉村產業發展潛能。
鄉村因路而興、因路而富、因路而美。一條條馬路盤活了全國農村地區的資源,為鄉親們鋪就了致富奔小康的康莊大道,而推進農村公路“新三通”的過程,也必然成為村容村貌實現新變化的過程。2014年1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考察,那時村子里還都是砂子路。如今,瀝青路已鋪到了家家戶戶,有的地方還專門鋪了紅色路面,給村民跑步散步用……越修越好的農村公路帶動人居環境日益改善,讓村莊煥新顏也將有效紓解因路而起的鄰里糾紛,助力和美鄉村建設。
一條條整潔通暢的農村公路,不僅承載著鄉親們期待美好生活的致富夢,也接連著鄉村振興的發展藍圖。推進農村公路“新三通”,讓通村暢鄉的高標準、高質量農村路網,美鄉村、旺產業,鋪就鄉親們走向幸福生活的鄉村振興“高速路”。(謝云)
?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