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強調年輕干部要提高“七種能力”來解決實際問題。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發展建設的高度,對干部隊伍建設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全體領導干部尤其是年輕干部必須認真學習深刻領會,以務實作風夯實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根基。
理論學習要務實,努力筑牢解決實際問題的理論基礎。正確的行動來源于正確理論的指導。學習態度要務實。新時代的各級領導干部尤其是年輕干部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充分地認識到學習是人生發展進步的階梯,是做出成就的動力,是力量的源泉,放松學習就會落伍,不學習必然被淘汰。加強理論學習,既是個哲學問題,也是個重大政治問題。各級領導干部要把理論學習當作工作歷程中的“加油站”,當作觀察問題的“望遠鏡”,當作黑夜前行的“指路燈”,當作生命中的糧食和水,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學習內容要務實。提高領導干部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必須把提高領導干部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放在第一位。當前最重要的是要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全面正確理解和掌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系和精神實質上下功夫。學習方法要務實。要系統地通讀原著,只有認認真真地讀懂原著,才能從源頭上領會其思想觀點和精神實質。要聯系實際地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能淺嘗輒止、斷章取義、以偏概全。要妥善處理好工學矛盾,缺什么補什么、弱什么學什么,做到“兩不誤”“兩促進”。
指導思想要務實,始終堅持解決實際問題的正確方向。要確立解決問題是職責要求的思想。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職、負其責。每一個領導干部要把解決實際問題貫穿于履行本職職責的全過程,以解決實際問題的成果作為衡量自己履職盡責的檢驗標準。要確立解決問題就是最創新的思想,在解決問題中去創新。何謂創新?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是創新;做別人沒有做完的事情是創新;別人已經做過了但需要反復做,且每次做都會遇到和以往類似而又不同的困難和問題,解決這些問題也是創新。而在現實生活中,有的領導干部卻往往只注重了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情,搞急功近利、短期效應,一任領導一把號各吹各的調,認為上一任領導規劃的重點項目是上任領導創新的工作,自己再接著干,顯得自己不會創新。要確立“落實就是政績”的思想,在抓落實中出政績。落實好上級的指示,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它能夠體現出領導干部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高低、實績的大小。作為上級黨委領導衡量一個單位、一名干部的一條重要標準就是要看會不會解決實際問題,會不會抓落實。要確立“中央的大政方針確立之后,省部級以下主要是抓落實”的思想,這是確保“兩個維護”的具體體現。
決策研究要務實,努力練就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基本功。只有吃透“上情”,明了“下情”,并善于實現兩者的有機結合,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決策的準確性、科學性和有效性,這也是新時代領導干部的基本功。吃透“上情”是創造性解決實際問題的前提。吃透“上情”要注意處理好兩個關系:總政策與具體政策的關系,總政策是具體政策的方向和出發點,具體政策是正確貫徹總政策的保證;階段性和連續性的關系,階段性體現時代特色,連續性是各個階段的政策之間的內在聯系。明了“下情”是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的基礎。領導干部要真正明了“下情”,須確立三個意識:要確立明了“下情”是領導干部解決實際問題工作基礎的觀念;要確立調查研究是明了“下情”基本途徑的認識;要確立明了“下情”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認識。在“上情”“下情”的結合上下功夫,是提高領導干部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關鍵。從一定意義講,結合就是創造,結合就是解決問題的方法。經驗和教訓告訴我們,要想結合得好,有三個方面很重要:第一,政策上的具體化。要將中央有普遍指導作用的政策與自己本地的特殊情況有機地結合起來。要充分考慮一項政策的社會承受力,根據時間地點條件的不同在執行貫徹的方法和步驟上有所區別。要創造性地解決在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做到既抓住精神實質又結合本地實際。第二,工作上的微觀突破。要選準突破口,抓住中心環節,投入重要力量,以釘“釘子”精神把工作重點緊緊抓在手上抓住不放直到問題得到解決。要善于用微觀突破來帶動全局,既通過解決主要矛盾,帶動次要矛盾的解決,也通過總結微觀突破的典型達到舉一反三、以點帶面、推動整體工作的目的。第三,組織上的疏通協調。各級領導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要十分重視中間環節的疏通,防止和減少扯皮現象。要做到思想疏通,思想順通才能一通百通,要充分利用和發揮各種媒體手段和渠道,把黨的政策傳播到各個角落、各個階層,達到家喻戶曉。要做到行為暢通,切實解決部分地方在一些工作環節上出現的“卡殼”“梗塞”“截和”等“經絡不通”現象,讓人民群眾切切實實享受到改革發展的紅利,這是黨的干部隊伍建設的長期任務。(□ 臧玉臣)
作者為連云港市交通運輸局原一級調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