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瑩
【連網】 12月12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部署推廣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點經驗的有關工作。會議決定,在廣東、天津、福建再設三個自由貿易試驗區。這個消息一出,標志著我國自貿區擴容已成定局。江蘇省社科院連云港分院研究員古龍高表示,這三大自貿區目前發展各有特色,具有很多先行先試經驗。連云港應該認真研究這三大自貿區獲批經驗,尋找連云港自貿區的路徑。
自貿區關鍵是先行先試
古龍高說,自貿區戰略不同于其他戰略。它并不是政策紅利,而是開放政策,是先行先試的示范田。
根據上海自貿區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上海自貿區總結的先行先試經驗一共是79條,涉及職能轉變、投資開放、貿易方式、金融創新、法制保障、監管服務、配套稅收子項。目前這些經驗正在我國多個地方試行。
以此次獲批的三個新自貿區為例,天津市允許已經開展離岸銀行業務的商業銀行在天津設立機構,允許天津有離岸業務需求的企業開設離岸賬戶,推進離岸金融業務發展;廣東探索推進粵港澳三地監管結果互認、監管數據共享。探索粵港、粵澳兩地一檢模式,試行“單邊驗放”。發展離岸金融,組建多幣種產業投資基金,為國際自由貿易提供配套服務;福建建立“一口受理、一次申報、一次放行”的通關、港航、貿易信息一體化的系統,建設并啟動對臺海運快件監管中心和跨境電商海關監管場所相關業務,在特殊監管區域銀行業金融機構內嘗試拓展臺灣銀行人民幣資金運用渠道。
目前,江蘇省南京市、蘇州市,周邊城市大連、青島都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對上海自貿試驗區已出臺的79條政策措施進行了系統梳理分析,初步提出即行即試的22項改革措施。
雖然這些建議很好,但是專家認為我市自貿區建設的關鍵是解放思想,全市形成共建自貿區的氛圍。因為隨著我市推出自己的自貿區先行先試方案,將觸碰很多既得利益,因此,我市自貿區先行先試制度的推行不能單靠一個部門和一個人力量,而是需要全體總動員。
自貿區需要認清優劣勢
在連云港人心中,一直有著一個自貿區的夢想。2000年前后,我市社科界人士就曾經提出建設自貿港區的概念。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自貿區方案第一稿已經完成。目前,稿件正根據研究機構反饋意見,進行再修改。
市商務局外經處處長尹玉林表示,目前,我市自貿區建設優勢在于,我市擁有國家東中西合作示范區,這是我市最大的先行先試實驗區。我市自貿區建設的第二個優勢是中哈物流基地。目前,該項工程正在積極推進。我市自貿區建設的第三個優勢是我市位于絲路經濟帶東橋頭堡和東北亞經濟圈內,這讓我市在吸納中西部資源和日韓資源方面有先天優勢。
古龍高認為,連云港爭取國家自貿區優勢不少,特別是港口優勢非常明顯。然而連云港港口服務能力一般。特別是近些年,連云港港在面臨青島、大連、上海、日照等港口的競爭下,貨源量呈現下降的趨勢。而在省內,蘇北其他城市貨物從連云港走得也不多,連云港本地貨物也不愿意走連云港港走。沒有貨物,連云港港航線和時間就不穩定,服務能力就不理想。服務能力偏弱,加劇了連云港港在吸納貨物時的劣勢。
這樣的觀點也得到了港城一家外貿紡織企業負責人認同。她告訴筆者,企業貨物大多數是走青島港走。企業每天走貨量是兩個集裝箱,一個月下來也有不少的貨物。剛開始,企業也考慮走連云港走,但是最后并沒有成行,關鍵就是船期不穩定。企業一箱貨物從青島港走可以直接出關,而從連云港港走還需要到其他關口拉貨,這一耽擱就要好幾天。不如直接從其他港口走了。
自貿區解決的是發展問題
連云港建設自貿區的優劣勢各有,那么連云港如何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自貿區呢?
在上周舉行的江蘇省社科系統會議上,有專家提出蘇—連共建自貿區的江蘇方案。古龍高表示,這個觀點我比較贊成,因為蘇州是江蘇最大的出口貿易集散地,連云港是江蘇最大的港口。蘇州建設自貿區的劣勢是距離上海太近,缺乏區位引領作用。連云港建設自貿區的劣勢是缺乏加工貿易產業。如果蘇州和連云港共建自貿區,將增加江蘇自貿區方案獲批的可能性。
“這個方案成形比較難。”一位業內人士指出,蘇州籌建自貿區的根本是轉型升級,連云港籌建自貿區的目的是發展經濟;蘇州主要針對領域是新加坡、臺灣,連云港針對中西部和日韓;蘇州建設自貿區依托的港口是上海港,連云港建設自貿區依托是城市港口。在市場經濟下,強制蘇州企業將貨物從連云港港走不太現實。
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連云港建設自貿區原則是關注中西部和日韓,通過港口功能的提升,增加同中亞、日韓的產業連通和物流連通。做出自己的特色,解決連云港發展的問題。具體地說就是按照國家“一帶一路”的方案,尋找連云港自貿區的城市定位,制定符合城市區位特點的自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