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瑩 通訊員 連經運 蔣永俊) 日前,市統計局和市經信委聯合發布了今年1至2月份我市規模工業情況。數據顯示,今年1至2月份,我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68億元。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和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的挑戰,我市各級經濟部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全力以赴穩增長,精準服務促轉型,創新思路謀發展,工業運行總體平穩。
持續加大重點企業培育力度,有力支撐規模工業穩定增長。今年以來,我市持續加大對重點企業的培育力度,在政策扶持、要素供給等方面給予傾斜,鼓勵重點企業做大做強,引領支撐工業經濟的平穩增長。目前,全市重點企業生產總體平穩,恒瑞醫藥、正大天晴、豪森藥業、康緣藥業等骨干醫藥企業,創新能力強,處于擴張階段,生產增長較快;新海石化、虹港石化、鑌鑫特鋼、亞新鋼鐵等臨港企業堅持微利運行,連續生產。益海糧油、啟創鋁業、東方集裝箱等企業,訂單較為飽滿,產能利用充分。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骨干企業的較快增長,有力支撐了我市規模工業的平穩運行,確保全市經濟發展大局“準星不動”。
規模工業投資穩步增長,高新技術企業投資意愿強烈。今年以來,我市100個工業新增長點項目推進有力,其中有46個項目已經投產,累計新增產值38億元,其中6個年新增產值超10億元項目投產。包括3個新醫藥項目,分別為恒瑞醫藥年新增產值18億元的制劑車間項目、豪森藥業年新增產值15億元的制劑車間項目以及康緣藥業年新增產值10億元的提取車間項目。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這表明我市以創新為驅動的高新技術行業正在成為拉動我市經濟增長的新力量。這種變化符合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方向,標志著連云港規模工業未來發展的良好趨勢,將有效地托底我市規模工業有質量地增長。
政策頻繁出臺“護盤”港城經濟,行政審批改革打通工業發展“行政阻塞”。今年以來,國家、省、市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為港城工業平穩運行“護盤”。這些政策涉及產業、財稅、資本等重點領域的突破,有效地化解過剩產能、促進產業優化重組、降低企業成本。目前,這些改革紅利已經得到很快的釋放,進一步優化了我市規模工業發展環境,提升企業的盈利水平。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我市將堅持兩手抓,一手抓旗艦型、基地型、行業領軍型的重大項目,迅速提升工業總量;一手抓中小型項目,配套大企業,延伸產業鏈,帶動群眾就業。通過兩手抓、兩手硬的一系列措施,帶動我市經濟繼續保持平穩增長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