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李浩,男,漢族,1986年10月生,中共黨員,大學文化,2009年7月參加公安工作,現為海州分局新海派出所副所長。曾榮立個人二等功三次、三等功兩次,先后獲得江蘇最美法制人物、全省五一勞動獎章、全省公安機關優秀共產黨員、全省公安機關群眾服務標兵、省公安廳“111工程”社區民警標兵、江蘇首屆“最美警察”提名獎,連云港市最美警察,市政法系統優秀黨員干警、市“文明職工”、市十大杰出青年,市十大法治人物等榮譽稱號,其所在的西苑社區警務室被選定為全省公安機關群眾工作隨崗培訓點,事跡受到新華日報、人民公安報、江蘇法制報等多家網絡和媒體的宣傳報道。
一個80后的普通民警,扎根在公安工作的最基層,用雙腳走遍社區每個角落,用汗水和真情守護著社區平安。憑著親民愛民的職業形象、鍥而不舍的韌勁和直面問題的責任擔當,硬是將一個居住條件老樣化、居民成分老齡化、基礎防范老設施的“三老小區”變成了平安和諧的新典型,贏得了所有社區居民的心。
群眾的事他從不嫌煩,隨叫隨到
“只要你心中時刻想著群眾,群眾就會惦記你,支持你的工作。日久見人心,時間久了,人心自然就捂熱了。”這是李浩的工作理念,只要是群眾的事情,再小、再難,他也從不嫌犯,都想盡辦法去解決。
作為老居民小區,西苑社區有四通八達的巷道,成了偷雞摸狗者踩點的“佳地”。2009年,剛到社區工作的李浩,就接到了一起一夜之間21家車庫被撬盜的系列案件。當時群眾對社區民警的工作是很抵觸的,剛開始上門走訪時,很多人連門都不給他開,就算開門的居民也是愛理不理的。
思來想去,李浩決定著手組建一支社區義務巡邏隊,從防范做起。為了讓群眾認識他,也讓自己盡快掌握社區基本情況,李浩首先在警務區醒目處張貼了大量印有自己相片、手機號碼、電子信箱、QQ號的宣傳海報,并通過搭建飛信平臺、警務QQ群等,方便與群眾溝通交流。在他的努力下,巡邏隊很快組建起來,巡邏防范、信息收集等工作也一一開展起來。
社區新貴都小區化糞池堵塞,臟水四溢,群眾怨聲很大。李浩先后5次上門協調,找來工人疏通,終于解決了困擾群眾數月的頭疼問題。小區保安李大業被感動了,自愿當起治安積極分子。“從沒見過這樣負責的民警,他需要我干啥,我就干啥!”
創新“N+”綜合服務系統,打造社區安全“防盜門”
西苑社區雖是老舊小區,如今卻擁有最“先進”的治安防盜系統,這全都得益于李浩在社區警務上的一個創新。
為讓老小區也能有自己的“圍墻”,最大限度保證轄區群眾的安全,李浩帶領輔警通過采取一堵、二控、三整合三步走措施逐步完成了轄區空中監控資源整合。一堵,是指堵住轄區的全部進出口,在轄區所有進出口和道路交叉口共安裝了28個視頻探頭,使得只要有人進入轄區必定留下視頻影像。二控,是指控住易發案區域,通過分析轄區發案情況,在易發案的區域、路段安裝了42個視頻探頭。三整合,是指整合社會面監控資源。廣泛發動商戶居民、通過上門宣傳的方式將轄區一些現有的社會面監控資源接入警務室,形成了覆蓋全社區、全天候運作的轄區“電子圍欄”。
為了應對日新月異的公安工作,打擊不斷更新的犯罪手段,提高服務群眾的質量維度深度,李浩充分發揮自己的計算機知識優勢和專業專長,創立一套集防范、宣傳、管理、服務等于一體的“N+”社區綜合服務系統,目前已建設完成的是N9系統,在這個系統里,社區全部住戶情況、所有房屋結構等信息,都被設置成了三維電子地圖。居民需要查詢時,只需輕點鼠標即可。
不僅如此,李浩還在場所行業、居民家庭安裝了632個技防產品,并把這些防控資源統一聯線到“西苑‘N+’系統指揮調度室”,有效建起了社區防控網絡。一次,居民蔣翠娣因為燒煤爐取暖導致煤氣中毒,在按下一鍵通報警后,不到5分鐘,民警和巡邏隊員就趕到了現場。
孤寡老人托付后事,大愛演繹人間真情
此后,社區群眾所想所盼,就是他一直努力的方向。 針對西苑社區特點,李浩摸索出了一套“四心四員”群眾工作法:即熱心對待困難群體,盡力幫助解決生活困難,當好關愛員;誠心對待外來人員,主動上門宣講法律和防范知識,當好宣傳員;真心對待幫教對象,有效跟進思想教育和關愛措施,當好引導員;耐心對待糾紛當事人,情理并重開展化解,當好調解員。
社區老人章素真85歲,老伴去世早,膝下有兩兒兩女,然而因為兒女的家中也有很多困難,老人獨自生活了17年。隨著年齡大身體更加不好,兩只眼睛白內障,幾乎看不見,需要人照顧。李浩了解到這一情況后,4年來,老人家成了李浩固定的幫扶對象,安排巡邏隊員幫著做飯、收拾家務,一段時間老人老是害怕有人會害自己,李浩就和巡邏隊員排班對老人進行陪護,又安排巡邏隊長陪著老人做白內障手術,老人現在一直眼睛能看見,每次老人見到李浩都忍不住流下淚水。
現年83歲的王鳳英老人是社區的一名孤寡老人,沒有兒女。2012年,家里遠親就來到家中,討論起了老人走后房產、財產處理的問題,老人聽了很是生氣,索性就把自己的房子給賣了。因為知道李浩是個好民警,老人就在李浩轄區租房子住請保姆照顧,工作之余李浩時常前去陪伴老人?,F在,老人搬到養老院居民,雖然不在李浩轄區,但李浩確是她唯一依賴的親人。由于年事已高,難免的會讓人想到身后事,張奶奶要立下遺囑把終身大事托付給了李浩,讓李浩為其操辦,為了讓老人安心過完余生,李浩干脆的答應了下來。
無業青少年小張,父母離異后,經常與社會閑雜人員混在一起,出入網吧、歌廳等場所。李浩聽說后,主動把小張帶到警務室,自掏腰包“雇”他從事治安志愿者工作,并積極鼓勵他參軍鍛煉。如今,小張已經痛改前非,并光榮入伍。
憑著這套“四心四員”群眾工作法,從2009年工作至今,李浩先后結對幫扶群眾72戶,捐助資金6萬余元,還幫助協調19戶困難群眾家庭申請了低保,為23名幫教對象解決了就業難題。
警民攜手正義聯盟,齊心護航“和諧社區”
為了進一步提升社區治安管理水平,積聚社區正能量,使得社區群眾能夠長久享受到社區團結平安帶來的好處,李浩積極全面發動群眾參與到社區的治安管理中,并著手組建了社區警務藝術團、拉起了社區正義聯盟、打造出了“小技防社區”。
人們常說“心中一把安全鎖,勝過萬重防盜門”,李浩更是意識到意識上的防范比任何防范都來的最有效、最廉價,為了提高群眾的防范意識、提高宣傳效果,李浩組建出了一支由社區文藝愛好者和巡防隊員們共同參與的社區警務藝術團,專門從事社區宣傳工作,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表演形式向社區群眾宣傳防范知識。從2011年成立至今,已成功演出130余場,宣及群眾5萬余人次,藝術團還在區民間藝術表演賽上奪得名次,被區文化部門認定為優秀民間藝術團體。
結合之前警務室創立的“熱心群眾鼓勵書”發放制度,中介服務,水電氣代繳系統,對在社區做好人好事、主動登記出租房、在警務繳納水電氣等費用的群眾直接在會員卡上進行積分,使得群眾只要在社區活動,都能享受到積分待遇,同時還積極利用QQ、微信建成了網上正義聯盟群,為轄區和社會熱心人士,提供參與公共事業、為民服務做好事的平臺,號召社區有志青年積極投身到治安防范和為民服務的事業中來,現已多次組織關愛孤寡老人、留守兒童、幫扶病困人員、參與義務巡防蹲守、獲取情報信息等公益活動,群眾累計積分37800分,兌換和使用積分32100分,截止目前,正義聯盟會員達1200余人。
為了讓轄區居民能夠有效地使用技防產品預防盜竊案件的發生,李浩自費買來了大量的技防產品,小到幾元錢一個,大到幾百元的都有,只要轄區群眾有需求就可以直接領回去使用,覺得好的可以買下來,不好的可以退回來也可以再換其他產品適用,這一做法得到了廣大群眾的高度贊許,人人都夸警務室做了好事,李警官是好警官。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適用技防產品,許多群眾干脆主動把適用的產品買下來,很快小區技防就得到了全面的推廣,打造出了具有特色的“技防社區”,不僅有效遏制了轄區刑事案件的發案勢頭,而且贏得了群眾的一致信賴和支持,現已向群眾免費贈送技防小產品341件,試用35套,涉及7種技防產品。2013年以來,西苑社區案件發案率總體下降了70%,其中盜車案件和入室盜竊案件分別下降了22%和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