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記 者 朱國操 通訊員 湛雅琪 實習生 藍千莉) 根據公積金現行制度,職工離職后可提供離職證明等材料,申請提取賬戶中的余額。然而,個別職工為了提前提取公積金,竟然動起了歪腦筋。日前,我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就識破了兩起偽造離職證明,企圖騙提公積金的行為,且兩人來自同一單位。
我國的公積金制度具有返還性的特點,職工離休、退休,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戶口遷出或出境定居等,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將返還職工個人。日前,連云區一家國有企業的兩名職工就攜帶離職證明等材料,來到該中心東部營業部申請提取公積金。
收到職工申請后,工作人員積極受理。但是,在審核兩人的申請材料時,工作人員發現了異常:兩人距離法定退休年齡只剩下兩三年的時間,為何要提前與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呢?這一舉動不太符合正常邏輯,引起了工作人員的警惕。
工作人員一邊更加仔細地審核兩人的申請材料,另一邊與該單位的財務部門進行核實。最終證實,兩人均未與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系偽造證明材料騙提公積金的行為。在事實面前,兩人承認相關材料是通過一家中介偽造的。
依據《關于規范職工解除勞動關系提取、轉移和封存住房公積金業務的通知》和《連云港市單位和個人住房公積金失信懲戒辦法》等規定,對發現的騙提、套取住房公積金行為,除責令退回所提款項外,暫停其3年內住房公積金提取和貸款資格,并通報有關單位,同時列入黑名單,作為失信信息錄入市信用信息系統,構成犯罪的還要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該中心工作人員提醒廣大公積金繳存職工,要珍愛信用,合法合規使用住房公積金,切莫在非法中介的誘惑下,抱著僥幸心理騙提、套取公積金,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