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記 者 李國瑞 通訊員 王源遠 徐洪繞 王婧) 6月4日,中國·海州五大宮調研討會在連舉行,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所長項陽、省文化廳非遺處調研員馮錦文等30余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傳統音樂專家學者參加研討會,市領導滕雯出席研討會開幕式。
海州五大宮調源于明代兩淮一帶流傳的“時尚小令”,明清時期隨著鹽業的興旺,匯集于海州的鹽商富賈、文人墨客,吸收江淮民間小曲曲牌,融匯音律,雕琢詞藻,最終使海州五大宮調風靡一時。
海州五大宮調于2006年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我市文化建設事業的一張靚麗名片。十年來,在國家、省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導下,我市文化部門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組建項目保護工作機構,培養項目傳承隊伍,建立了一批以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牽頭的“小曲堂”,形成由“連云港市淮海劇團、民間小曲堂、大中小學、幼兒園”相結合的、立體式傳承體系。
此外,市文化部門制定周密的保護計劃,廣泛開展項目建設理論研討與推廣傳播活動,海州五大宮調保護工作取得了累累碩果。集輯出版《海州五大宮調》、《海曲百日談》等專著,制定實施《海州五大宮調中長期保護規劃》,確立國家、省、市級代表性傳承人,成立海州五大宮調愛好者協會,設立全方位、立體式的項目傳承保護基地,完成文化部主持的數字化試點工作,并加強項目對外演出展示與學術研究交流,為項目傳承發展作出了積極探索與實踐。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海州五大宮調走出了連云港,獲得了廣泛的關注。在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風華國樂”、上海東方衛視“非常有戲”等欄目播出,應邀參加首屆北京傳統音樂節,獲得了文化部主辦的全國原生民歌大賽銅獎。海州五大宮調被連云港市委授予連云港市文化建設優秀品牌稱號,海州五大宮調愛好者協會被江蘇省文化廳命名為省級非遺傳承示范基地。
本次研討會的舉辦,將深入分析項目存續狀況,提高社會各界對海州五大宮調保護工作關注度,總結十年來海州五大宮調保護工作經驗,剖析實踐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聽取國內專家學者加強項目建設的意見與建議,尋求更好的項目傳承保護方法與路徑,提高項目傳承人傳承積極性,明確今后工作方向,增強項目共同開發保護的信心與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