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王瑞) “小鳥回到父母身邊了,這下我也放心了。”昨天下午,熱心市民劉先生將他從野貓嘴下救了的一只小鳥放回小樹林里,小鳥回到了父母身邊。經過專業人士辨認,小鳥是灰喜鵲幼鳥,國家三有保護鳥類,安徽省省鳥。
貓嘴下救起幼鳥
昨天凌晨,市民劉先生下夜班回家,走到朝陽東路與郁洲路交叉路口西北角的綠化帶邊,突然有東西從樹上掉落到草叢中,并伴有“啪啪”兩聲和小鳥的叫聲。他打開手機上的手電筒走上前,發現草叢中有一只野貓看到亮光跑了,旁邊有一只小鳥撲棱著翅膀,但飛不起來。劉先生便將小鳥帶回了家。
“估計是野貓爬到樹上去捉鳥,從細小的樹枝上掉了下來。”劉先生猜測。
捉蟲子喂鳥并求助
回到家后,劉先生將小鳥放在客廳里,上午帶它到小區的綠化帶里捉蟲子給它吃。“雖然喂了一些蟲子,但還是擔心它能不能活下去。”昨天下午,劉先生將小鳥帶到報社尋求幫助。
記者發現,小鳥的身上有許多絨毛,頭頂和身上的羽毛呈灰色,脖子有一圈白色絨毛,尾部和翅膀的羽毛呈灰藍色。
劉先生告訴記者,由于擔心小鳥太小,不容易養活,他希望記者能夠聯系專業人士給予指導,“看看怎么處理,是自己養著,還是放飛。”
專家:系灰喜鵲幼鳥
可放回成年鳥身邊
隨后,記者聯系到市林業技術指導站的叢女士和江蘇野鳥會的山雀,并將小鳥的照片發給他們,經過辨認,確認小鳥為灰喜鵲幼鳥。
“小鳥還是放回到成年鳥身邊,成年鳥會照顧它的。”兩位專業人士告訴記者,灰喜鵲遍布中國,是最常見的鴉類,體形比喜鵲小,數量上遠比喜鵲多,在很多城市已形成優勢物種,為國家三有保護鳥類,安徽省省鳥。
當天下午,記者和劉先生帶著吃飽的灰喜鵲幼鳥來到他撿鳥的地方,一進小樹林,就聽見兩只成年灰喜鵲開始鳴叫,劉先生將小鳥放在樹枝上,和記者站到小樹林外觀察。剛開始兩只成年鳥在周圍的樹枝上飛來飛去不斷鳴叫,十分警覺,不敢靠近小鳥,看到人離開后,它們飛到了小鳥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