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莊婷婷 江榮)2月5日晚上,在市一院隔離病區,剛剛結束工作的陳曉兵脫下厚重的防護服,回到辦公室。在記錄了當天情況后,他拿出了手機。“媽,你們還好吧,孩子們聽話嗎,記得盡量不要出門,做好防護措施,家里要常通風。”當聽到兩個孩子喊爸爸的聲音后,這個大男人眼眶發紅,有些哽咽。在他和妻子奮戰在港城抗疫一線的時候,他的父母和兩個孩子遠在湖北黃岡———疫情嚴重程度僅次于武漢的地方。
陳曉兵是市一院重癥醫學科資深醫師,也是首批進入隔離病區的醫生。當時,他剛剛結束為期10個月的援疆醫療工作。得知疫情需要后,他毫不猶豫報名:“我是醫生,考驗我的時候到了。”
陳曉兵的愛人胡卡利也是市一院檢驗科的一線醫護人員,夫妻倆都是湖北人,他們本打算春節回老家給陳曉兵的父親辦70歲的壽辰。疫情發生后,他們放棄休假,投身一線工作。而就在1月18日,陳曉兵的父母帶著他們的2個孩子回到了湖北黃岡老家,隨后黃岡就“封城”了。
“兩個孩子一個3歲,一個8歲,再加上老人,隨著湖北疫情的加重,我們的心都是揪著的。我愛人每天都會給老人孩子電話科普注意事項,叮囑他們減少出門,就希望他們一切平安。我自己很少和老人孩子聯系,因為我沒告訴他們我在一線,怕他們擔心。”陳曉兵的聲音里透著濃重的擔心和疲憊。
令人寬慰的是,陳曉兵的父母和孩子目前都很平安。“從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免了我的后顧之憂了吧。他們在那也回不來,我也去不了,索性專心手頭的工作。唯一有些擔心的是孩子的功課,因為在農村,網上課程沒有條件學,等回來再補吧。”陳曉兵說。
如今,陳曉兵已經在隔離病區呆了14天,從第一例確診病人開始,他就在第一線工作,有時甚至守在病人床前幾個小時。“每天早上七點起來,洗漱完畢后開始工作,查房,遠程會診,上報信息。辦公室就是宿舍,困了就瞇一會,醒了就繼續工作。”
筆者在采訪中得知,第二天,第一批進入隔離病區的醫生就要辦理交接手續出去了,而陳曉兵主動提出繼續留下來。“我是重癥醫學專業,這里更需要我,而且對患者情況也比較熟悉。作為黨員,我更應該呆在這里。從學醫的那天起,我和妻子就牢記醫學誓言,我們沒有什么豪言壯語,就是覺得既然選擇這一行,就得對得起這身白大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