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父親患有小兒麻痹癥,母親和哥哥智力障礙,奶奶患有高血壓和青光眼,雙眼幾近失明……9月6日,“福嘟嘟”杯助學公益行走進東海學子鄭學偉的家,斑駁的水泥墻和簡易的木板床,似乎在訴說著什么是一貧如洗。
一家五口僅靠低保補助和父親在集市上幫別人修自行車維持。為了供家里唯一健康的兒子讀大學,去年春天,父親不得不拖著殘腿遠赴寧波打工……
生活的艱辛從未讓這個出身貧寒的大男孩停止逐夢。今年高考,鄭學偉以332分的成績,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機械電子工程專業錄取,9月12日報到。面對1.8886萬元的新生開學費用,家里人犯了愁。除去助學貸款8000元和愛心人士送去的600元,還有1萬元的費用沒有著落。如果你想幫助他,請和本報助學熱線13851291243聯系。
一家五口四人殘疾 他是全家唯一的希望
白露前一天,暑熱未消。頂著炙熱的陽光,本報第八季助學公益行來到東海縣雙店鎮代相村,鄭學偉的家就在村子上。得知我們到來,早早便等在家門前的鄭學偉和家人,熱情地將我們迎進了門。
這是一處簡陋的農家小院。沒有農村常見的高墻和門樓,三間低矮的平房和周邊一排排裝修考究的自建別墅比起來,遜色許多。“十幾年前,我們搬遷到這里,在親戚的幫襯下,蓋了這三間房。”鄭學偉的父親告訴記者,因無錢裝修,一家五口一直住在這個水泥裸露的毛坯房里。如今房子已老舊,還四處漏雨,但建房時借的5萬元外債,仍未還清。
走進地面坑洼的堂屋,室內陳設簡陋。房梁上一個老式吊扇吱吱嘎嘎地轉著,餐桌和用木板臨時搭建的案幾上凌亂地擺著餐具和炊具,一些書本和雜物胡亂地堆砌在屋角,上面落滿灰塵。最值錢的是一臺銀色的雙門冰箱,還是用鄭學偉的貧困生補助買來的。
“我小時候得了小兒麻痹癥導致右腿殘疾,干不了重活。妻子智障無法與人交流,更談不上務工和操持家務。”鄭學偉父親告訴記者,因為遺傳,大兒子出生后和妻子一樣,有嚴重的智力障礙。直到2002年,小兒子鄭學偉健康誕生,才讓這個家看到了希望。
在鄭學偉的記憶中,為了養家,供自己讀書,不服輸的父親早些年自學了修理自行車、補胎的手藝。每到逢集,父親便到集市替人修車、補胎,賺取微薄收入。這幾年,騎自行車的人越來越少,父親的生意也就沒人光顧了。
“沒了生意,日子更難了,我也是不得已才外出打工。”鄭學偉父親嘆了一口氣說道,去年3月,迫于生計,他不得不撇下這個家,遠走寧波,在當地一家紙箱包裝廠打工。“包吃包住,每月能賺4000塊,雖然辛苦,但想著將來要供學偉讀大學,再苦再累我也愿意!”父親堅定地說。
“這是我母親,今年74歲。之前做過兩次手術,但因沒錢繼續治療,現在雙眼只能看到一點點光。”鄭學偉的父親指著身旁的老人說,自己外出打工后,只能由身患高血壓和青光眼的老母親獨自挑起照顧整個家的擔子。因為看不見,老人整日只能艱難地摸索著洗衣、做飯,照顧智障的母子……
“大姐離世后,幸虧還有個小妹替我照看著家,不然我哪能放心出去打工啊!”鄭學偉的父親感慨道。除了在經濟上的幫襯,初二就住校的鄭學偉放假常住在小姑家,帶回的換洗衣物,都是小姑幫忙洗涮,就連學校的家長會也是小姑代開的。
“知道家里不容易,學偉特別懂事,剛讀高一那會兒,孩子總是舍不得吃,為省錢早餐只吃1元,午餐3元,晚餐2元,每月的伙食費只有100多元,導致營養不良。”對于這個懂事的侄兒,小姑甚是心疼,“都是親人,能幫一點是一點,如今孩子考上大學有了出息,日子只會越過越好的!”
332分考取南航金城學院
想替父親撐起這個家
今年高考,鄭學偉以332分的成績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機械電子工程專業錄取。但拿著錄取通知書,這個要強的大男孩卻紅著眼眶告訴記者,對于高考成績,他并不滿意。因為心理壓力大,自己未能考出理想的成績,總分比平時少了20多分。
“學偉從小就努力,從未補過課,學習很自覺,不用我過問。”父親表示,自己小學沒畢業,也幫不上忙。兒子能有今天的成績全靠自身努力,已經很令人欣慰了。
這個暑假,懂事的鄭學偉為給父親分憂,便到寧波和父親一起打工。當看到父親每天12小時在悶熱的廠房內辛苦打包、搬運廢紙,熱出一身痱子,癢到半夜難眠,鄭學偉心疼地哭了。然而父親卻寬慰他說,“即使再苦,爸爸也一定要供你將這四年大學好好讀完,這也是你對爸爸最好的回報。”
9月2日,結束在寧波打工的父子倆一起回到老家,看到家中的奶奶、媽媽和哥哥,鄭學偉不禁心生無限傷感。“讀大學后,爸爸要繼續在外打工為我攢學費,奶奶年邁失明,還要照顧媽媽和哥哥……”他告訴記者,自己去南京讀書就是看中了離家近方便回家,選擇報考這個專業也是考慮到將來好就業,能早點賺錢,替父親撐起這個家。
9月12日就要報到了,雖仍有一萬元的學費沒有著落,但對于未知的大學生活,鄭學偉依舊充滿向往。心懷感激地收下愛心人士為他送去的600元愛心款,試穿了本報記者替愛心張奶奶轉交給他的沖鋒衣,鄭學偉這個靦腆的大男孩感動地說,“感謝所有關心我的人!在大學我一定會好好學習,課余時間去打打工,賺取部分生活費和學費,盡可能減輕家里的負擔。”
40分鐘捐出1萬余元
董洪益學費和電腦費全部解決
昨天,本報第八季助學公益行發布了第十八位學子董洪益的故事。今年高考,董洪益以356分的成績考取石家莊鐵道大學,然而6349元的新生開學費用卻難住了祖孫三人。這個暑假,年邁的爺爺一直在忙著撿破爛給孫子掙學費,然而從早忙到晚,卻也掙不到幾個錢。
“孩子太懂事了,咱能力有限,但能幫一點是一點!”“希望孩子能在大學里安心學習,實現自己的理想!”當天上午,在看到董洪益的報道后,深受感動的愛心人士紛紛行動起來,100元、200元、300元、1000元……僅用不到40分鐘,大家便為董洪益湊齊了6350元學費。得知孩子報考了計算機類專業還缺臺電腦,愛心人士再次自發地為這個懂事的孩子伸出援手,籌集了4700元。
得知學費這么快就湊齊了,愛心人士還貼心地捐贈了購買電腦的費用,董洪益十分感動。“感謝這些好心人,我一定會努力學習,學有所成,將來把大家對我的這份愛心傳遞下去!”
“福嘟嘟”杯本報第八季助學公益行目前還在火熱進行中。后面還將陸續發布12到14名貧困學子的信息,活動將持續到9月底,歡迎大家繼續關注,為貧困學子獻出愛心!愛心人士可以通過蒼梧晚報以及連網(www.wumasheying.com)、連云港發布等渠道了解活動信息。同時,可以搜索13851291243加微信進入本報助學公益行微信群,也可以加入本報助學公益行的專屬QQ群157817222(加微信或進QQ群請注明“助學”字樣)。(記者 楊銳冰 伏廣進/文 牟進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