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女子姜某沉迷于網絡賭博,利用其保險公司業務員的身份,編造各種理由,詐騙多名客戶共計200余萬元,用于購買彩票、網絡賭博、信用卡還款等。記者從海州區檢察院獲悉,近日,檢察機關以涉嫌詐騙罪對姜某批準逮捕。
網上玩彩票被“套路”
沉迷賭博無法自拔
本案中的姜某,是連云港某保險公司的一名業務員,入職公司10余年,業績、收入一直不錯,工作、生活都還比較穩定。但是由于開支較大,姜某在外面欠了很多債。
“2019年8月份,姜某在家無事,微信上突然有陌生人加她好友,一加上微信,對方就說可以教姜某賺錢,并發給她一個下載‘財運彩票’APP的鏈接,姜某就在手機里下載并安裝了這個APP。”辦案檢察官告訴記者,就是這個APP,讓姜某走向了網絡賭博的深淵。
當時,姜某尋思,正好缺錢,說不定能買個彩票撞撞運氣,于是她就在這個APP上買起了彩票,令她想不到的是,不到15天她就賺了1萬元左右,這讓她嘗到了甜頭。
那個推薦人告訴她,想賺大錢的話就得多投點錢進去,姜某不假思索加大了投入,然后就“運氣不佳”,投進去的錢慢慢全部賠了進去,前前后后共賠進去300多萬元。
客戶理財的錢進了個人賬戶
30萬元兩天全部虧掉
王某是姜某在保險公司的老客戶,兩人是在保險服務大廳認識的,王某通過姜某多次購買保險,姜某也經常到王某家談業務,有時還會給王某暫時墊付一下保險的錢,王某對姜某非常信任。
今年9月,王某向姜某打聽保險公司有沒有高息產品,姜某就向王某推薦了公司的一款理財產品,投資周期360天,年化收益接近10%,并拿出了其他客戶的合同給王某看。王某覺得不錯,就將30萬元分兩次給了姜某,此時姜某告訴王某,產品是公司募集的,業務員收款后統一轉到公司賬戶,于是錢就打到了姜某的個人賬戶上。
殊不知,姜某推薦的這款理財產品在今年三四月份早已下架,姜某收到錢后,并沒有投到理財產品上,而是全部投到了“財運彩票”APP內,沒想到的是,30萬元兩天內就全部虧掉了。
編各種理由騙取投資或借款
連騙9人200余萬元
就這樣,為了購買彩票網絡賭博,同時填補賭博虧損的“窟窿”,今年6月至9月期間,姜某利用其保險公司業務員的身份,騙取被害人信任,以幫助客戶投資購買理財產品為由,騙取客戶將投資錢款轉入其個人賬戶,或者以購買房屋、家人生病、臨時需要資金周轉等虛假事由,承諾支付高額利息為誘餌,騙取他人錢款。
姜某將騙來的錢款用于購買彩票網絡賭博、信用卡還款,以及支付向他人欠款等使用,因賭博虧損致使錢款無法償還,共9名被害人被騙200余萬元。
海州區檢察院審查認為,姜某虛構事實,騙取他人錢款,數額巨大,已觸犯《刑法》第266條,涉嫌詐騙罪,依法對姜某批準逮捕。
檢察官提醒
網絡賭博是個深淵,無數賭徒正是從剛開始的“小賭”開始淪陷的。但“小贏”只是網絡賭博平臺的誘餌,人的欲望最終會吞噬理性。網絡賭博可以與吸毒相提并論,讓賭徒放手一搏的,不僅是僥幸心理,更是“贏了還想再贏,輸了就想回本”的人性。網絡賭博無底洞,最終結局必是輸,更為可怕的是,賭徒心理又催生了詐騙、盜竊、搶劫等各種犯罪行為。正如本案的姜某,沉迷網絡賭博而實施了詐騙行為,最終難逃罪責。
被深淵吞噬的不僅是賭博人員,還有那些因此蒙受損失的被害人。“熟人”并不代表安全,“高息”并不代表牢靠,近年來類似“殺熟”案件不斷增加,市民要提高警惕,投資理財產品一定要慎重,必要時要向官方核實。(記 者 史衛平 通訊員 王漢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