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近日,筆者跟隨徐圩新區環境保護局和市生態環境局徐圩分局、398大隊對園區危險廢物和地下水專項檢查。徐圩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采取現場檢查、查閱臺賬和實地宣傳等方式,對園區在產企業開展危險廢物全生命周期監控系統使用情況和地下水環境質量狀況綜合檢查,對企業存在的管理隱患進行實時分析,做到早發現、早控制、早處理,堅決杜絕一罰了之、一停代之等簡單粗暴的‘一刀切’行為。”
這僅是我市精準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一個縮影。2021年,我市全面落實中央和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決策部署,攻堅克難,砥礪奮進,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較好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2021年,我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83.8%,同比上升4個百分點,改善幅度全省第3;PM2.5濃度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5%,改善幅度全省第4;國省考斷面優Ⅲ比例為86.7%,高于省定目標8.9個百分點,改善幅度全省第3。近岸海域水質優良率達88.7%,沿海三市最優。
落實直通“兩長”機制,提升“兩長” 履職成效。2021年,我市制定并印發《連云港市建立直通“兩長”工作機制不斷提高斷面長點位長履職成效工作方案》,明確了45個國省考斷面的市、縣兩級“斷面長”,市級“斷面長”分別由市委市政府16位領導擔任。市攻堅辦每月向16位斷面長書面匯報國省考斷面單月及累計水質情況。每日發送全市及各縣區空氣質量數據給各點位長,調研形成大氣國控監測點位空氣質量報告12份;每月對全市92個鄉鎮/街道“點位長”履職行為進行考核并公示排名,督促履職到位。
組織開展專項幫扶,推動落實精準治污。我市按照區域水環境狀況、鎮村污水處理設施、面源污染防治、涉水企業、采樣監測、媒體曝光等方面成立專項檢查小組,邀請省廳駐市專員辦、監測中心及市河長辦、黑臭辦、人居辦等部門共同開展幫扶工作,對國考斷面沿線突出水環境問題進行檢查,從區域水環境狀況、鎮村污水處理設施運行、面源污染治理、涉水企業達標排放等方面,交辦問題477個,推動解決了一批影響國省考斷面達標的水環境問題。與此同時,我市對環境質量總體改善情況不理想的重點地區、重點園區、重點點位強化督查。“首季爭優”專項幫扶中,對贛榆區新城一中、海州區工貿學校、連云區連云街道3個新增國控點位片區,圍繞其周邊重點污染源進行督查;在東海縣和贛榆區開展“定向挖潛”交叉互查。并對全市化工、木材加工、醫藥、工業涂裝、港口物流等行業企業開展4輪現場調研和幫扶,幫扶企業32家,交辦大氣問題875個。定期開展督查約談,傳導治污攻堅壓力。2021年,我市對不達標國省考斷面縣區“斷面長”進行了5次約談,約談78人次,對突出水環境問題進行了10余次“四不兩直”檢查。定期對排名靠后的鄉鎮街道點位長進行約談,累計約談鄉鎮街道點位長37人次。強化減污降碳協同增效,鋼鐵、水泥等行業完成年度去產能任務,全市非電行業煤炭消費總量比2020年減少6.29萬噸。關閉退出化工生產企業38家。與此同時,我市還在全市92個鎮街實現空氣質量監測全覆蓋,在重點地區建成474個高空高清視頻監控,實現全市大氣主要污染物排放區域視頻監控全覆蓋。新增污水日處理能力11.7萬噸,完成城市建成區280公里污水管網排查和約185公里污水管網建設,新改建鄉鎮污水管網39公里。行政村、自然村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分別達90%和40%,排名蘇北五市第一。新增危廢處置能力5.5萬噸/年,全市總處置能力達17.79萬噸/年,全面滿足我市危廢處置需求。(記者 周瑩 通訊員 王從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