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戚躍瀟)當下,有一群老年人,冬季來臨之前便開始打點行裝,選擇去氣候溫暖的城市躲避嚴寒;夏季到來之時,則前往涼爽干燥的北方,享受宜人的氣候和自然環境。他們就像成群結隊的候鳥一般“冬南夏北,寒來暑往”,在一個地方居住短則兩三個月,長則半年有余,健康養生、豐富生活。為此,他們被形象地稱為“候鳥老人”。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加深,異地旅居康養、候鳥式養老成為不少老人的養老方式,旅居養老產業的市場需求不斷擴大。在港城,亦是如此。
旅居過冬
成為一種新型養老模式
“人上了年紀,慢性病就多了,哮喘、咳嗽、鼻炎、呼吸不暢,到了冬天尤其加重。”周末午時,在新浦公園內曬太陽的張阿姨便是“候鳥老人”中的一員。張阿姨今年72歲,最近幾年都會到海南過冬。“等孩子放假了,一起去海口,今年春節我們就在當地過年,等3月份再回來。趁著能走的時候就走走,不能走了,在那邊養老也行。”
和張阿姨一樣,因為患有慢性疾病而選擇到南方過冬的北方老人不在少數。
今年是呂阿姨在海南生活的第12個年頭,82歲的她精氣神十足。“想吃在海口,想玩在三亞,你要想養生,就來五指山。”呂阿姨有多年的哮喘,一到冬天就需要住院,后來經好友勸說,去三亞住了一個冬天。“當時最大的感覺就是氣候比家里舒服,這一舒服我就不想走了。就到處打聽海南哪里適合養老,和幾個老朋友搭伙,最終決定住在五指山。花幾萬元買了套公寓房,有了住的地方,我們每年10月份去,來年5月份回連云港。”
對于眾多選擇旅居過冬的老人來說,適宜的溫度和氣候不僅有利于慢性疾病的康養,旅居還可以結交新朋友、游覽新風景,為枯燥單一的晚年生活增添樂趣。呂阿姨介紹,旅居老人大多為空巢老人,在旅居過程中,與來自不同地方的朋友一起休養、一起生活,減少因缺乏子女陪伴而產生的孤獨感。
通過熟人介紹,記者聯系到了一位港城退休的醫護人員李阿姨,她目前在海南三亞過冬,住的是一家專門為“候鳥老人”提供服務的旅居康養公寓。在這里,她立足自身愛好,與老友一起參加書法、繪畫等公益課堂,在老有所樂中發揮余熱。“孩子們大了,也不用我操心,現在我可以真正享受屬于自己的老年生活了。”李阿姨笑著說。
“候鳥”背后
蘊藏銀發經濟發展機遇
旅居過冬,或者叫候鳥式養老,其興起,是經濟社會發展、人口老齡化趨勢以及人們對于養老生活更高要求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現在很多退休老年人將被動養老轉化為主動養老,對養老有著更多的期待和要求,不僅要養老,更要“享老”。
據了解,從2022年到2035年,由于嬰兒潮一代漸次進入老年,我國平均每年新增老年人口約2240萬,為候鳥式養老提供了強大的客源基礎。一邊是旺盛的需求,一邊是豐富的資源。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橫跨溫帶、亞熱帶和熱帶,無論冬夏都能提供氣溫差異很大的多樣性棲息地。特別是如今的交通出行非常便捷,一張機票或一張高鐵票,幾個小時便能實現季節的跨越,這一便利生活體驗能極大地提升老人的滿足感、幸福感。
對于老年人適宜的過冬城市,要考慮的是氣候、水質、空氣質量、海拔、物價、城市配套和醫療資源等因素。2024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發布《2024中國候鳥式養老冬季棲息地適宜度指數》。報告中顯示,海口以116.84分的綜合成績拔得頭籌,第二名被南寧贏得,三亞作為傳統避寒勝地位列第三。第四到十名分別是珠海、廣州、福州、北海、廈門、瓊海、深圳。
為積極應對老人旅居需求,各地探索康養旅居新模式,催生眾多衍生產業,專業康養基地整合了醫療保健、旅游觀光、文化娛樂等多元化服務。旅居養老不同于一般旅游活動,通常傾向于在異地有安定住所。旅居老人更傾向于選擇長租公寓、養老社區、養老度假村等可以提供長期居留及相關配套服務設施的場地進行居住,或者直接在旅居目的地購買住宅,以便每年為期半年的周期性居住生活。據統計,前往三亞旅居群體人均逗留高達101.6天,人均每天花費156.72元。
據攜程數據,去年10月中旬預訂機票、火車票、酒店的“候鳥族”老人(50后、60后)環比前一周增長近兩成。其中火車票預訂量增長25%。同時,去年國慶節后一周去往海南、廣西、云南、貴州等地的銀發人群環比節中多出45%。
護航候鳥式養老
推動養老走向“享老”
旅居養老服務有著廣闊的市場空間,不少候鳥式養老的老年人在享受異地優越的自然氣候同時,有時也會遇到一些生活上的不便,例如異地醫療、戶口辦理、情感關懷等。為更好護航候鳥式養老,還需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全方位關注老人個性化需求,推動養老走向“享老”。
“我爸媽現在就在三亞過旅居生活,他們比較關心異地醫療問題。目前,不同地區對于異地醫保的具體細則還存在差異。”市民孫先生表示,這也是他比較在意的事情。
確實,對于不少老人來說,除了異地醫療,還有緊急就醫的需求,有些“年輕老人”可以自己開車,那些年紀大甚至要靠輪椅出行的老人,一旦有就醫需求,將面臨諸多難題。不少旅居康養團隊選址在方便就醫的地方,就老年人實際需求配備隊醫,全面為老年人安全護航。
2022年海南省人民政府印發了《海南省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提出要加強銀發經濟產業鏈基礎建設,引導各類旅游景區、度假區加強適老化建設和改造,支持社會力量建設旅居養老旅游服務設施,開發適合老年人需求的休閑度假產品和服務,打造海南高品質健康養老、旅居養老等新型消費領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養老既是人生大事、家中要事,也是社會大事。候鳥式養老,作為一種新興的養老方式,正越來越受到老年人的喜愛。滿足廣大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強化服務保障,讓候鳥式養老路更寬,努力實現老年群體對“家”與“遠方”的共同期待。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