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4日凌晨3點半,北京市海淀區西二旗,鍵盤的敲擊終于停了。周忠鵬揉了揉酸脹的眼睛,將一封長郵件發送出去。收件人是兩位世界頂級數學家——日本數學家望月新一和西湖大學數學教授Ivan Fesenko。郵件里,是他5個月來“白天上班、夜里鉆研”的成果。 2018年夏天,周忠鵬以優異的成績從北京大學數學系本科畢業,直博本校,還獲得了“校長獎學金”。那時的他癡迷數論——“1、2、3、4”,連孩童都會的計數,背后卻蘊含著無盡奧妙。他很期待在讀博時能做自己感興趣的研究,然而此后的五年卻不太順利。2023年,周忠鵬從北京大學“博轉碩”畢業, 成為風控算法工程師。 ▲ 在北大讀本科時的周忠鵬(左一) 每天下班后,他的“第二人生”才剛開始——研究數論中的“比爾猜想”。 這個猜想由美國億萬富翁數學家安德魯·比爾提出,懸賞100萬美元。美國數學協會坦言,比爾猜想的證明難度大于另一個數學史難題“費馬大定理”,后者經過350多年才被英國數學家安德魯·懷爾斯證明。“而周忠鵬,這個年輕的小伙子證明了廣義的費馬大定理的絕大多數情況(約等于比爾猜想)。在嚴格的數學意義上,他的結果比懷爾斯的結果強無窮多倍。”Fesenko說。 Fesenko收到郵件后,立刻回復:“你的工作太重要了!我來買機票,你來杭州詳談!” 幾個月后,周忠鵬的兩篇論文以預印本形式公開,并被投稿至頂級期刊。Fesenko激動地說:“他的結果,比證明費馬大定理的懷爾斯強無窮多倍!” ▲ 周忠鵬在日本京都作學術報告 今年3月,周忠鵬受邀赴日本京都作學術報告,國際數學家紛紛祝賀,如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多里安·戈德菲爾德、德國哥廷根大學教授普雷達·米哈列斯庫等。 如今,他已辭去工作,成為西湖大學Fesenko的博士生。 本科時,周忠鵬癡迷數論,成績優異。但進入博士階段后,他選擇了退博,以碩士學歷畢業,進入互聯網行業。 工作前,他將那些厚厚的數學書收進角落,默默告訴自己,未來可能無法繼續研究數學了。 “在公司的日子,我反而想通了。”周忠鵬說,“以前總想證明自己,現在我只想專注問題本身。”就像一個回旋鏢,在每天下班回家后,他回歸了數學的天地。他自學了望月新一的“天書理論”——IUT,最終找到突破口。 他說:“方向不是等來的,是在解決問題中慢慢找到的。無論是工作還是數學,本質都一樣——保持熱愛,持續思考。”直覺告訴他:Fesenko等人的結論還能被進一步推廣。他一邊讀著論文,一邊不知不覺地拿出筆、紙,開始寫寫算算…… 此后的5個月,周忠鵬將晚上所有的時間都留給了這項研究。終于,他寫出了第一版論文草稿。在論證中,他發現IUT理論可以得到應用,用來證明廣義費馬大定理(約等于比爾猜想)等問題。 在這條科學網消息的評論區里,周忠鵬表示:“論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的,我的工作只是做了一些小的創新和探索,希望能為相關領域貢獻一點微薄的力量。”同時,他還邀請有興趣的編程專家們,計算他的第二篇論文中相關部分。 ▲ 論文二摘要 周忠鵬2014年畢業于江蘇省新海高級中學。 班主任陸習曉回憶:“他高一第一次參加數學聯賽就拿下全省第二,高二直接全省第一,緊接著參加了全國冬令營并獲得了金牌!”最特別的是,他幾乎沒參加過校外培訓,全靠自學。甚至保送北大后,他仍每天6點到校,獨自鉆研數學到晚上10點。 ▲ 新海高級中學數學競賽教練團隊 至今,新海高中相關論壇還流傳著周忠鵬的故事:“他每日都在利用空閑時間,思索著我已不懂的數學問題,他對數學的學習絕不是那一張數學試卷的成績。” 據了解,周忠鵬在校期間非常樂于幫助同學解答數學問題,另外,有別于其他競賽學生,他幾乎沒有出去培訓過,他經常和陸老師探討解題思想。高三時確定保送北大以后,他還每天堅持早上6點多到校,晚上10點回家,一個人在四樓大教室鉆研數學,從未間斷。 高中三年,周忠鵬經常掛嘴邊的一句話就是:“語文、英語做累了,就用數學放松一下”。他獲得了北京大學降分至一本線的錄取資格。 周忠鵬從新海已畢業多年,但是他始終心系母校,經常問候母校的老師,關注母校的發展。雖然研究工作十分忙碌,他仍給母校發來寄語,表達對母校的祝愿。 江蘇省新海高級中學,作為江蘇省首批高品質高中建設學校,始終重視拔尖人才的培養,并不斷探索新的培養舉措。在九十五年的辦學史上,學校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教育傳承,培養了大批杰出人才。未來將繼續深耕教育,續寫百年學府的新篇。
江蘇省新海高級中學表示
將在學校微信公眾號發布杰出校友喜訊
并邀請周忠鵬
適時回母校做學術報告
大家可以期待一下哦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