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吉珂 劉靜)5月14日,海州工業園黃??碧侥戤a1100臺套鉆探設備項目現場一片繁忙景象。挖掘機、打樁機等大型設備不停運轉,吊車、運輸車等工程車有序作業,機器轟鳴聲此起彼伏,鋼筋工、模板工、混凝土工各司其職。這片曾經閑置的土地,如今正煥發出蓬勃生機,見證著重大項目建設的加速推進。
“項目自啟動以來,進度十分可觀,一個多月的時間,樁基工程已完成,基礎開挖和回填工作也已展開,目前正在進行1號和7號廠房的地基回填作業。”現場負責人、連云港黃海勘探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許彬彬告訴筆者,預計廠房7月完成鋼結構施工,9月廠房、辦公樓主體封頂,10月項目主體工程完成,到今年年底,室內外工程通過全面驗收進入試生產階段。
該項目是我市重點項目,由連云港黃海勘探技術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4.33億元,占地116.7畝,總建筑面積8.3萬平方米,新建5棟廠房、1棟辦公樓,新引進專用設備生產線,生產地質勘探鉆機及隧道施工專用機械產品。建成投產后,預計可年產地質勘探鉆機800臺套、隧道施工專用機械300臺套,預計年銷售收入6.1億元,利稅約1.65億元。
“海州工業園項目推進辦每周都會到現場來看進度,在施工過程中,涉及水電氣線路改遷的問題,推進辦第一時間協調解決,項目整體快速推進。”許彬彬告訴筆者,在拿地之初,企業就見證了“五證齊發,拿地即開工”的海州速度,企業一次性拿到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不動產權證書、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圖審查合格書、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5大核心證件,審批流程當日辦結,比預期至少快了3個月。
在項目建設加速推進的同時,企業也在積極謀劃未來發展。許彬彬告訴筆者,當前勘探市場競爭激烈,地勘需求有所降低。面對市場挑戰,企業的應對思路清晰明確:降成本、上質量、擴銷路。工作人員頻繁前往非洲、中亞等地參加大型機械展、設備展,積極尋求國際合作。這個曾經從研發、制造到銷售,甚至連齒輪都自己生產的企業,正逐步從重制造向重研發轉變,輕裝上陣,實現市場破局。
企業不斷加大科研投入,近三年研發費用逐年遞增20%,液壓驅動、坑道鉆機等新產品不斷涌現,平均每年上市3至 5個新產品以適應市場需求,實用新型和發明專利每年維持在60個左右。目前,企業已擁有50多種鉆機型號,不斷拓展市場版圖。
許彬彬告訴筆者,新項目為企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更加合理的工藝布局節約了企業內部物流成本,新項目投資近2000萬元用于升級數字化智能化設備,將大幅提升生產效率。全新的油漆線噴涂流水線尾端處理工藝選用催化燃燒技術,大幅減少了VOC排放量,進一步推動企業向“新”向“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