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茜文 王曉港) 在贛榆海洋經濟開發區江蘇誠泰車輛有限公司廠房里,每天有近30噸輪胎“駛”下生產線,發往全球各地。
面對輪胎行業的白熱化競爭,這家企業何以叩開國際市場的大門?是上萬次試驗構建的龐大企業產品性能庫,讓企業適應不同市場需求。目前,該企業銷售網絡已經覆蓋了東南亞、南北美洲、中東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成功躋身全國輪胎行業前五強。
在全球輪胎產業的版圖上,中國以35%的市場占有率穩坐世界第一大生產國寶座。然而,長期以來,國內輪胎行業價格內卷,規模擴張無序,部分企業陷入“增量不增利”的怪圈,缺乏核心技術支撐和品牌溢價能力。要想在競爭中占據優勢,企業就必須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積累產品應用場景經驗,才能適應更多場景需求,構建核心競爭力。
2018年,誠泰車輛開始涉足輪胎領域。為了攻克民用賽事輪胎技術難題,企業投入超200萬元,歷經100多次配方與工藝試驗,最終將產品性能提升至行業領先水平的85%,而價格卻僅為同類產品的三分之一。為了檢驗輪胎的可靠性,誠泰主動為中國、日本大學生方程式聯盟訓練以及意大利菲亞利民用賽事提供輪胎。江蘇誠泰車輛有限公司總經理盧敬禹介紹,通過賽事場景,企業積累高端性能數據,反哺產品研發,又借助賽事IP提升品牌影響力。這種貫穿原材料配比到成品測試全流程的“試錯—迭代—優化”模式,成為誠泰的核心研發方法論。
為了研發ATV(全地形車)輪胎,誠泰車輛的研發人員通過對胎面膠料硬度、簾布層數等關鍵參數的反復調試,企業建立起覆蓋不同地形工況的性能數據庫,使產品質量穩定性躍居全國第五。“每一次試驗都是在積累寶貴的‘數據資產’,”盧敬禹強調,“我們生產的摩托車輪胎、雪地車輪胎等產品的精準配料參數,都源自這些試驗數據的科學推導。”
海量試驗數據的價值,轉化為誠泰的核心競爭力。企業整合多年積累的數據,覆蓋抓地力、耐磨系數等關鍵性能指標,為市場開拓提供了強大支撐。在國內市場,誠泰車輛聚焦電動車“異型輪胎”細分領域,依據數據庫中消費者使用場景數據,研發出適配國內路況的輪胎類型。定制化產品迅速打開市場,目前已經與廣州、武漢、西安、蘭州、沈陽等多個地區的供銷商合作。
今年,數據庫中的海外數據助力產品成功打入阿根廷、玻利維亞等國市場,形成“生產—試驗—數據—優化”的閉環體系。截至目前,該企業產品線已經覆蓋了摩托車輪胎、ATV車輪胎、雪地車輪胎等,并在半鋼輪胎與特種輪胎市場牢牢站穩腳跟。
掌握行業發展密碼的誠泰在做好技術積累的同時,通過“雙輪驅動”持續提升企業的市場開拓力。針對國際市場,誠泰持續加碼線上推廣與線下展會,拓展海外渠道。與此同時,企業還聚焦國內消費升級需求,通過參加國內展銷會、精準調整產品策略,將試驗數據轉化為“接地氣”的產品優勢。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