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今年上半年,港城經濟加快產業轉型的步伐,在爬坡過坎中夯實了高質量增長的底氣。面對疫情的影響,港城主動擁抱“數字經濟”,構建起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精密智能的運轉機制。網上超市、直播經濟這些早些年孕育的新經濟在今年爆發成強大的增長力量,外貿企業主動轉型耕耘內需市場,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尋找新機遇。
生產轉型
港城企業逆風而行
今年上半年,國電動力連云港公司為促進企業3MW-146大葉片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升3MW-146大葉片產能,各部門協同推行工藝創新。該企業通過改進大梁模具立邊,改善傳統大梁切割作業方式,大大降低了粉塵污染;通過優化葉片灌注工藝,使單支葉片真空灌注時間縮短了1.5小時;通過配置葉片二次合模工裝,促進了葉片合模縫隙精細化管控等。該企業相關負責人算了一筆賬,隨著這些創新改進活動的落實,企業3MW-146大葉片生產質量大幅提升,單支葉片成型時間大幅縮短,葉片生產周期由72小時/支縮短至48小時/支。
今年上半年,面對疫情帶來的挑戰,國電動力連云港公司、恒瑞醫藥、中復連眾、中復碳芯等一批龍頭企業進一步完善了企業創新機制,加快了企業技術改造的步伐,企業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
危和機總是同生并存,克服了危即是機。這一理念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港城企業認同。數據顯示:1至6月份,地區生產總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工業增加值、工業應稅銷售、工業用電量等指標關聯性較好,回升勢頭較為明顯,多項指標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工業應稅銷售、工業用電量等指標增幅位居全省前列。5月份,工業應稅銷售收入增幅4.6%;6月份,稅收收入增長7.8%。企業利潤逐月轉好。1至5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利潤75.5億元,利潤增幅位居全省前列。總的來看,今年上半年,全市經濟運行順暢、持續向好,質量效益得到了穩步提升,下行態勢得到扭轉。
疫情刺激了港城企業進一步創新的熱情,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打造企業生產內核,用創新研發強壯企業“骨骼”,越來越多的園區進一步鞏固了產業集群的競爭優勢,重新定義自己在全球分工體系中的位置。與此同時,港城新基建開始全面鋪開,5G園區、物聯網、云數據中心等一系列新基建項目在港城紅紅火火建起來。
市場轉型
狹路相逢勇者勝
在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戰略的全新指引下,嗅覺敏銳的港城外貿企業正積極參與國內循環的生態構建。
一個名為Softitex的毛毯品牌長期占據網易考拉毛毯類商品前幾名,小熊造型的親子款毛毯更是沖上了本月毛毯類銷售的第三名。這個品牌來自港城鷹游集團。作為一家深耕海外市場的紡織品企業,鷹游的紡織品遠銷多個國家和地區,特別是他們為中東國家設計的禮拜毯,得到了海外客戶的廣泛歡迎。在國外知名超市,都有鷹游紡織品的身影。雖然國外市場銷售一路看漲,但是鷹游始終堅持兩條腿走路,早早在國內知名電商平臺推出了高端毛毯品牌Softitex。該企業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雖然國外市場訂單出現了波動,但是國內電商訂單一路看漲。
擴大內需不等于放棄外貿,形成國內大市場不等于放棄國際競爭,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意味著對外開放正進入新階段。疫情讓港城企業在構建雙循環新格局中持續打造“內外兼修”的雙循環血脈。“如今,我們的海外訂單正在逐步恢復,秋冬的訂單已經生產了。”金典紡織副總經理包亞紅介紹:“隨著國內市場開拓力度加大,一批新產品將陸續上線。”
開拓海外市場,深耕高端市場。7月23日江蘇豪森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美國EQRx公司訂立戰略合作及許可協議,授予EQRx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對企業創新藥物阿美替尼進行研究、開發、生產和商業化。根據許可協議并按照其中的條款及條件,許可人有權收取首付款和注冊與發展里程碑付款,金額約1億美元。此后,豪森藥業還可根據EQRx在海外開發的進展獲得商業里程碑付款和基于凈銷售額的分層特許權使用費。疫情下,越來越多的港城企業通過技術創新深耕國外的高端市場,在全球產業的研發鏈和創新鏈占得一席之地。
市委黨校經濟教研室主任盧山表示,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依舊復雜,不穩定狀態還將持續。在這樣的背景下,相關部門必須要深刻研究擴大內需的舉措。應鼓勵企業主動擁抱龐大的內需市場,在擴大內需中尋找機遇。與此同時,應鼓勵更多的港城優勢企業走出去,參與全球產業鏈供給,在開放中得以更快、更好發展。
做好“保”“穩”文章
還需細化服務內涵
2018年開始,我市實施了“三千技改”工程,引導1000家企業開展技術改造,組織實施1000個重點技術改造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000億元。目前,該工程推進比較順利,一批老企業做大做強,一批新企業的加入擴大了我市的有效投資規模。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面對疫情的影響,我市陸續有企業產值突破了百億元,多家企業突破了10億元大關。
近年來,我市搶抓機遇,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奮力實現高質量發展。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堅持不懈抓項目,持之以恒抓投入;另一方面,堅持創新驅動,城市經濟的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發展條件越來越好。
增強服務力,確保精準服務。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一些投資商對于市場前景不太樂觀,逐步放緩了項目投資的力度。在這樣的背景下,港城相關部門應主動幫助投資商分析市場變化,力促前景好的項目加快建設,前景疲軟的項目盡快調整產業方向,市場萎縮的項目加快“騰籠換鳥”。
招商引資應接軌市場需求。專家表示,當前,市場不穩定因素增多,這就要求地方的招商引資需同市場需求接軌。比如現在各個城市都在角逐新基建項目,港城應加快布局。因為工業互聯網、車聯網、城市大腦等都需要借助新基建串聯。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要做平臺,更要研究產業鏈,做長產業鏈,爭取做新基建的配套者,而不是僅僅做使用者。(□ 周瑩 連發 連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