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目前,我市家裝行業運作混亂,誠信危機突出,是消費者投訴普遍較多的問題行業之一。”有人這樣評價我市的家裝行業。的確,近年來,受房地產市場迅猛發展的影響,家裝市場迅速膨脹,但由于行業“門檻”較低,除部分裝修“游擊隊”混跡其中外,一些小裝修公司在裝修過程中慣用偷工減料、偷梁換柱、增項加價等伎倆,都直接損害了家裝行業的誠信。針對當前家裝行業中存在的問題,有人呼吁建立“先行賠付”制度,以重塑家裝市場誠信品牌。
家裝市場頻現“陷阱”
裝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盡管媒體不斷曝光家裝行業的各種“陷阱”,但各式“套路”依舊令人防不勝防。不久前,消費者徐女士就遭遇了裝修公司“偷梁換柱”的“陷阱”。
徐女士稱,自己兩口子都上班,為了省事,就找了一家裝修公司給新居做家裝。在簽合同之前,裝修公司信誓旦旦地保證,所有柜子全部都用“兔寶寶”的板材(國內知名品牌板材),如果不是“兔寶寶”的,或者質量有問題,退還全部裝修款。然而等到柜子做好,徐女士卻發現,板材上印的卻是“花冠牌”夾芯板,雖然旁邊寫著“德華兔寶寶公司榮譽出品”,但她還是隱約感覺到這里面有問題。
“后來,我專門打電話給兔寶寶公司總部咨詢,那邊給出很明確的答復:‘花冠’與‘兔寶寶’是兩個品牌,同屬于德華集團。但‘兔寶寶’是德華集團的高端品牌,而‘花冠’僅是工裝品牌。”徐女士氣憤地說,“兩個產品雖然都是一個集團的產品,但檔次不同,價格也就相差很大,裝修公司把用于‘工裝’的低端板材用在了家庭裝修上,以賺取差價。”目前,徐女士已經提出終止裝修合用,并要求對方給予補償。
筆者從市消保委了解到,目前,合同“陷阱”和質量問題是家裝投訴中占據最多數量的兩類糾紛。在合用“陷阱”中,主要包括不良裝修公司用室內效果圖代替全套施工圖,低價攬活再增項加價,用優惠引誘消費者交納大額定金卻在施工過程中偷梁換柱、偷工減料等;施工質量方面的投訴則主要包括工藝不達標、工程質量不過關等。
準入“門檻”低,市場有漏洞
家裝市場為何“陷阱”重重?業內人士認為,裝修市場的準入“門檻”太低,造成裝修公司良莠不齊。而很多消費者對于裝修,包括建材方面的知識也非常匱乏,這就給不良裝修公司、建材商設置“陷阱”提供了可乘之機。
“沒有任何前置審批項目,也不需要任何資質證書,幾個人聯合起來租個辦公場所就可以成立一家裝修公司。”筆者從我市市場監管部門了解到,現在辦理營業執照的費用很低,稍微高一點的就是租金,不過租一個小一點的門面、花幾萬元簡單裝修,一家裝修公司就能開門營業。而且,這些小裝修公司的前期啟動資金也不需要很多,他們絕大多數都是靠收取客戶的裝修定金,這也是為何很多裝修公司都愿意用低價引誘消費者交納大額定金甚至全款的主要原因。
“我知道的一個小裝修公司只有3個人,老板既是設計師也是業務員,他們根本養不起專業的施工隊伍,接到工程要么轉包,要么就找路邊的‘游擊隊’,這樣的裝修公司,一旦遭遇重大投訴,就很容易關門停業,因為對于老板來說,與其花費大量的人力財力去處理投訴,那還不如換個地方重新開店。”我市一家大型裝修公司負責人陳先生認為,因為入行“門檻”太低,導致裝修公司良莠不齊,而且,作為裝修“門外漢”的消費者,很多都會單純地以價格作為衡量標準選擇裝修公司,這樣一來,就很容易陷入各種“低價陷阱”。
起步時間較短,行業發展無序,家裝市場混亂的局面導致的嚴重后果已經開始顯現。大部分消費者對家裝行業產生了信任危機,這在無形之中也加重了正規企業的運營成本。
“先行賠付”培育誠信家裝
“先行賠付”就是多家裝修公司包括建材商為了向廣大消費者表達態度和展示自信,在第三方賬戶交納一定數量的錢作為“誠信基金”,一旦發生消費糾紛,經市場監管部門或消保委判定為商家責任,便將由“誠信基金”為消費者先行賠付。
“‘先行賠付’制度不僅保障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對商家也是有好處的。”市消保委副主任、秘書處秘書長徐浩表示,一方面,有了“先行賠付”,困擾消費者的退賠難問題就能得到快速解決,消費者不會再陷入與商家爭論、遭受商家推諉的糾紛之中,這對于消費者來說,肯定是個利好。另一方面,“先行賠付”還能提升商家的誠信度。能夠加入“先行賠付”的商家,其實不僅是對自己的工程(產品)質量、服務態度的自信,更是對消費者的一個公開承諾。誠信是衡量企業的標準,現在很多商家都忽略了誠信經營,很多商家總是用各種方式打造自己的名牌企業,其實,“金杯銀杯不如口碑”,消費者的認可和良好口碑要比作宣傳好得多。
目前,我市消保委正在為“先行賠付”做準備。徐浩表示:“我們的目的是,通過‘先行賠付’這種制度,提高消費者對家庭裝飾行業的信任度,同時帶動更多的企業加入誠信行列,最終推動整個家庭裝修行業的健康發展。”(侍敏 單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