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總工會實地調研了贛榆區黑林鎮中心小學和徐山鎮中心小學的“鄉村教工之家”建設工作,深入了解“六有”安居工程、教工之家建設、民主管理等方面情況,與會人員無不對該區教育工會在服務教育發展、維護教職工權益等方面發揮的積極作用給予高度評價。
針對邊遠鄉村學校教師“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教師流失現象,市總工會推出“鄉村教工之家”建設暖心工程,市總工會主要領導經常深入基層學校調研,各縣區教育工會均成立“鄉村教工之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相繼出臺《連云港市教育工會關于在新形勢下深化教職工之家建設的意見》《連云港市教育工會關于進一步深化“鄉村教工之家”建設的意見》等,確定時間表和路線圖,全面推進“鄉村教工之家”建設,幫助邊遠學校鄉村教師解決吃、住、行、娛等方面的困難,實現教師“進得來、留得住、教得好”的目標。
筆者認為,“鄉村教工之家”的陣地建設,教職工是主體,共建是關鍵。建家的根本目的在于凝聚人心,使教職工感受到組織對其自身的關注與重視,激發教職工愛崗敬業,同心齊力為學校各方面建設建言獻策。在走訪中,筆者發現一些“鄉村教工之家”的建設仍然不夠完善,很多活動沒有覆蓋到各個層次的教職工的真實需求。筆者也希望,“鄉村教工之家”能從實際出發,關心不同層次、不同年齡階段教職工的個人層面、家庭層面等各方面需求,通過努力不斷改善教職工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通過開展多種多樣的教工活動,設置一些特色的活動陣地,以豐富教職工業余生活,讓廣大教職工共同參與、共同分享,對集體有認同感,真正感受到“家”的溫暖。(□ 張晶晶)
總值班: 陳剛 曹銀生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