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大學生記者 楊岫)剛剛過去的暑期,我很榮幸參加了團省委“農家書屋普查活動”,并做為實踐團團長,并帶領團隊開展一系列組建團隊和審核參與學生人員的前期準備工作。
此項活動是2014年江蘇省大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專項之一,我深知任務的難度性和嚴肅性,同時也是考驗一個學生干部綜合素質的關鍵。
經歷幾天的培訓和現場的模擬后,根據普查人員的性格,特長分配了角色(如,攝影錄像,和管理員交談等)。7月15號我們的普查團隊正式全部出動。
在前期,我們主要通過網絡和地方學生的摸索,了解“農家書屋”的本質和意義,并在普查團隊現場內部的模擬,在真正調查的過程中,工作開展的比較順利。
隨著普查工作的結束,暑假的社會實踐活動也到了尾聲,但社會實踐給我們帶來的巨大影響卻遠沒有結束。它讓我們走出校園,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走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半個月的社會實踐雖然比較辛苦。是慶幸?還是依戀?回想起來,才發覺,原來乏味中充滿著希望,苦澀中流露出甘甜。通過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一方面,我們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在實踐中成長;另一方面,我們為社會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但在實踐過程中,我們也表現出了經驗不足,處理問題不夠成熟、書本知識與實際結合不夠緊密等問題。我們回到學校后會更加要珍惜在校學習的時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識,并不斷深入到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知識,鍛煉自己的能力,為今后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