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1、福彩連心(推薦單位:連云港報業傳媒集團)
【事跡簡介】福彩連心,是連網和市福彩中心聯手推出的公益慈善尋訪活動。2012年以來,福彩連心每月拿出1萬元救助困難家庭,累計救助貧困學子、重癥患者等70多個家庭,吸引了大批網友參與,充分體現媒體責任,傳遞扶危濟困正能量。
2、霍如剛(推薦單位:東海縣)
【事跡簡介】霍如剛,男,東海縣晶都駕校總經理。創業成功后,他積極回報社會。先后為困難的孤寡老人和患病兒童捐款4萬多元,幫助多名輟學兒童重返校園;10年來,他的駕校為1000多名困難學員減免收取學費、提供免費午餐,累計達100多萬元,他的善行義舉,受到當地村民廣泛稱贊。
3、“小袋鼠尋愛”公益項目(推薦單位:東海縣)
【事跡簡介】“小袋鼠尋愛”公益項目,是東海縣婦聯在東海水晶城長期開展的一項公益活動,目前已有25戶水晶商家認領了“小袋鼠尋愛”愛心布袋。通過組織捐款、微信平臺義賣等活動,先后為112名家庭困難的兒童提供現金、學習用品、拓展訓練等幫助,使他們增強戰勝困難的勇氣,樹立起生活的信心。
4、董大利(推薦單位:東海縣)
【事跡簡介】董大利,女,東海縣石榴街道興隆村村民。她在照顧自己三個孩子的同時,還無償照顧親人離世、母親出走的董倩倩三姐弟,給予他們慈母般的關愛,最終喚回他們的母親迷途知返。重情重義的董大利,被當地村民稱為“最美村婦”。
5、張彥(推薦單位:東海縣)
【事跡簡介】張彥,女,牛山街道公路小區居民。三年前撿來的孩子患上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身為養母的她把孩子送到醫療條件最好的南方醫院治療,并為此花光了數十萬積蓄,借遍了所有親戚朋友,但她始終不離不棄,堅持要把孩子治好。
6、單尚兵(推薦單位:灌云縣)
【事跡簡介】單尚兵,男,灌云縣市場監管局四隊分局局長。5月30日晚,正在散步的單尚兵看到橋面上一名年輕女子打電話時情緒激動,將手機扔進河里,縱身跳了下去。在這危急關頭,單尚兵奮不顧身跳進河里救人,并及時施救,最終該女子脫離了生命危險。
7、“船民之家”志愿者服務隊(推薦單位:灌云縣)
【事跡簡介】“船民之家”志愿者服務隊,成立于2010年,現有志愿者18人。6年來,他們為過往船民提供船舶免費維修76次,送水達3000余立方,累計發放價值2000余元的常用藥品;他們還積極開展文明交通、水法咨詢、扶弱濟困等社會志愿服務300余次,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8、佟文武、李興民、李永柏、孫軍德、李雁春(推薦單位:灌云縣)
【事跡簡介】11月6日上午,一輛乘坐4人的電瓶四輪車失控沖入3米多深的河中,李興民一行5人恰巧經過出事現場,危急時刻,他們不顧生命危險,毅然縱身跳進河里,奮力將4人救起,因搶救及時,落水者全部脫離生命危險,他們的感人事跡在當地傳為美談。
9、翟歡(推薦單位:灌南縣)
【事跡簡介】翟歡,女,連云港恒飛制藥有限公司職工。10月9日,她趕赴南京為一名素不相識的8歲男童捐獻造血干細胞。91年出生的她是灌南縣捐獻造血干細胞“第一人”,也是我市最年輕的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
10、史桐華(推薦單位:灌南縣)
【事跡簡介】史桐華,男,灌南縣人民醫院退休醫生。他退而不休,利用自己的醫學知識,把多年的實踐經驗編印成12多萬字的保健手冊,免費送給群眾,把畢生所學的醫療知識還給人民,給群眾帶來了健康福音。
11、陳代運(推薦單位:贛榆區)
【事跡簡介】陳代運,女,贛榆區厲莊鎮徐店村村民。在丈夫常年外出打工、家庭困難的情況下,她主動承擔起了公婆、伯母三個七十多歲殘疾老人的生活起居,悉心照料陪護,贏得了村民們的稱贊。
12、姚開超(推薦單位:贛榆區)
【事跡簡介】姚開超,男,贛榆區贛馬鎮第二衛生院業務副院長,主治醫師。他堅守在外科崗位20多年,臨床手術實踐和經驗豐富,被同行們譽為“姚一刀”;他視病人如親人,多次墊付、減免患者醫藥費用,經他搶救和治療的患者不計其數;他拾金不昧,面對7000元現金毫不動心,堅持把錢交還到失主手上。
13、潘振銀(推薦單位:海州區)
【事跡簡介】潘振銀,男,市全福出租汽車公司的哥。他熱心公益,常年參加情暖春運、義務植樹等志愿活動;他拾金不昧,主動幫助困難群眾解決生活難題;2013年,他智救連云區被拐兒童的事跡被媒體廣泛報道,2014年被省公安廳等部門授予第三屆“江蘇省見義勇為十佳好司機”。
14、陳達(推薦單位:海州區)
【事跡簡介】陳達,男,新壩衛生院醫生。10月13日下午,陳達在南京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完成了234ml造血干細胞的捐獻。數小時后,這份“生命火種”被送至北京一家醫院,成功輸入一位13歲河北白血病男孩的體內。陳達是我市第9例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
15、錢光元(推薦單位:海州區)
【事跡簡介】錢光元,男,72歲,寧海街道平安社區居民。他二十年如一日,風雨無阻,義務打掃社區內衛生。每天清晨他都拿著自費購買的掃把、推著自家的三輪車,在村莊道路上清理垃圾, 默默地為平安社區的環境衛生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16、馬秀蘭(推薦單位:海州區)
【事跡簡介】馬秀蘭,女,新南街道延南社區居民。多年來,她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孝親敬老,先后收養照顧三個孩子,被傳為美談。她的事跡先后多次被《蒼梧晚報》和江蘇教育頻道報道和播出。2009年被新浦區人民政府授予“愛心市民”稱號。
17、呂君蘭(推薦單位:連云區)
【事跡簡介】呂君蘭,女,墟溝街道院前社區居民。自1998年退休后,她就主動做起了社區義工。她長期義務巡邏,帶領居民打掃衛生,主動照顧孤寡老人,調解鄰里矛盾糾紛。她還積極支持社區老年大學,舉辦健康講座、文藝演出,傳授普及知識,給老人帶去歡笑。社區老人們都感動地說:“呂君蘭你真好”。
18、張義趕(推薦單位:開發區)
【事跡簡介】張義趕,男,江蘇豪森醫藥集團連云港宏創醫藥有限公司職工。4月13日晚,他遇見摩托車肇事逃逸,毫不猶豫追擊百米將肇事者拉停,被犯罪分子用工具打傷頭部、血流滿面后,仍堅持將其扭送公安機關,受到群眾的廣泛贊譽。
19、劉文好(推薦單位:開發區)
【事跡簡介】劉文好,男,市開發區中云供電站職工。27年來,他熱心幫助群眾解決各類用電難題1000余次,開通“供電綠色服務通道”,發放“親情聯系卡”300余張。只要群眾有需要,他隨叫隨到,熱情為百姓解決農灌抗旱、牲畜養殖、果蔬種植等生產用電難題,被群眾稱為“熱心的電工老師傅”。
20、范德萍(推薦單位:開發區)
【事跡簡介】范德萍,女,市開發區朝陽街道韓李村村民。創業成立食品公司后,她長期致力社會公益事業,主動招錄48名下崗困難職工,幫助他們實現再就業。2007年至今,她為村內鰥寡老人及貧困學生捐贈款項近2萬元,在她的熱心資助下,已經有5位學生高中順利畢業考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