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宋蘭英,女,灌南縣三口鎮劉碼村村民,她孝敬老人,悉心照顧身患重病的公婆,公婆去世后,她默默地撫育年齡尚小的小叔子、小姑子長大成人,并為他們操持人生大事。她用勤勞、質樸和善良贏得了人們的尊重。
無聲的愛——記三口鎮劉碼村村民宋蘭英
她今年62歲,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既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也沒有任何豪言壯語,但是她孝敬老人,多年默默地撫育小叔子、小姑子長大成人,用勤勞、質樸和善良贏得了全村人的尊重,被稱之為村里婦女的楷模。她就是三口鎮劉碼村七組村民宋蘭英。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 宋蘭英對公婆非常孝敬。記得田地剛分到戶那時候,她的公公和婆婆大概55歲,兩位老人不幸都得了絕癥。在他們生病期間,宋蘭英的丈夫在外面忙著掙錢給父母看病,家里的所有的家務和照顧公婆的事情都落在了她一個人的身上,面對困難,她沒有退縮,默默地扛起了這個沉重的擔子,無微不至地照顧著病中的公婆。婆婆生病期間,情緒非常不好,動不動就拿宋蘭英撒氣,但她非常理解婆婆,每天仍心平氣和地陪她說話,跑進跑出地拿藥、煎藥、喂藥,給婆婆梳洗、端屎端尿。盡管家里經濟非常拮據,她每天還是換著花樣買來婆婆喜歡吃的東西,給婆婆熬湯......盡管她瘦了很多,也受了許多委屈,但她用自己的孝心和愛心,終于贏得了婆婆的尊重和理解。
不久,公公、婆婆相繼生病去世,留下了4個兒女沒有成家,最大的15歲,而她自己也有兩個小孩需要照顧。盡管丈夫常年在外打工拼搏,自己在家起早貪黑地忙碌,省吃儉用,但生活仍非常艱難。面對一群孩子,她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用,想方設法讓他們吃飽、吃好,讓他們穿得整整齊齊上學。然而不懂事的小叔子有時還是認為對他們不好,特別是過年時,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都穿新衣服,而自己卻沒有,非常難過,說她對他們不好。面對這些,她只能強忍著眼淚,默默地盡最大努力把小叔子、小姑子照顧好,把最好的留給小叔子、小姑子,讓自己的孩子受點委屈,以致她的孩子都說她偏心。有一次,自己的孩子和小叔子吵起來了,原因是他的書包沒有小叔子的新,原來前幾天宋蘭英看到小叔子的書包已經補了好幾次了,就從手指縫里扣出了錢買了只新書包給小叔子??粗约旱暮⒆哟┲破茽€爛,她只能心酸地流眼淚。
轉眼之間,小姑、小叔子們都讀到初中畢業,很快就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她又發起了愁。結婚首先得有房子啊,看看自己住的土墻房,哪家姑娘肯嫁?她一咬牙,四處找關系到信用社貸款給小叔子蓋房子。也不知跑了多少趟,終于拿到了6000元錢的貸款,幫小叔子蓋起了三間新瓦房。結婚的那天晚上,新郎新娘當著所有人的面把她請到長輩的席位,恭恭敬敬地行了大禮,感謝嫂子多年的關懷和照顧之恩。
現在,宋蘭英的小叔子、小姑子生活得都很好,家家都有樓房。“她這哪是像做嫂子的啊,就像小姑小叔子的母親一樣,把他們一個一個的都拉扯成功了。”村民們贊嘆地說:“他們能有今天都虧了宋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