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冒傳中,東海縣牛山街道望東村一名農民,現年83歲,是一名老黨員,1955年入黨,現在雖然年事已高,但身體強壯,經常下地干農活,思路也比較清楚。當我們問及如何守護烈士墓的時候,他很靦腆又很自豪地說:“以前宣傳部門也來采訪這件事,給我拍很多照片,還在望東小學開報告會,讓我演講。其實我也沒啥事情,所做的都是一名黨員應該做的”。然后,冒老向我們娓娓道來,講述了他經歷的一段歷史往事。
在1947年,新四軍轉移北上的時候,一個女的新四軍,好像是營級干部,她身負重傷,騎馬路經我們村里的時候,死在這里,被我們埋在村東大廟旁。不久,有三個男的新四軍不知為何掉了隊,在途經望東村時被地方“流亡隊”即國民黨還鄉團抓住,綁在我家老宅門前的槐樹上。那時我才16歲,不知道他們叫什么名字,知道他們是共產黨,都是好人,心里又著急又同情。被綁的3個人口渴,我就用鐵舀子端水給他們喝,一個流亡隊員奪了過去。不但不給喝水,還用舀子把一位新四軍的牙敲掉。后來,狠毒的“流亡隊”對那三個人用棍子打,用刀刺,滿身都是血,沒有得到任何口供,就把3個人拉到村前,現在的小學校的門前用大刀活活剁死。那時候,如果不把尸首及時掩埋,就會被狗貓等動物破壞,我和村民們一起,偷偷把他們埋到了村前的亂坑里。
每年清明、春節,我都會去給他們培培土、燒燒紙。烈士死后一直沒有得到安息,烈士墓經歷了多次遷墳,1951年左右,搞土地集中,將4座烈士墳遷到了村前的小學校門前。到了1955年,因為村莊建設,將4座烈士墳遷到西雙湖水庫堤角下。1996年,我們自發為四位烈士立了碑。到2006年,我和本村黨員王新江、李同全共6位老黨員一起把烈士的遺骸和青石碑一起搬到了安峰山烈士陵園烈士紀念塔北側。2011年,四位烈士和其他烈士一起歸位“慰烈工程”墓區。烈士重新歸隊后,我也就安心了,期間我去過四、五次。
“老伴也是一名老黨員,黨齡比我還大,是游擊戰爭的時候入的黨,孩子們也都知道這些無名烈士是共產黨,是好人,因此,老伴和孩子們都比較支持我,覺得這是件值得自豪的事情,也是我應該做的事情。”冒老堅定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