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伏廣進 韓凱)昨日,一輛裝滿防疫物資的私家車飛馳在去武漢協和醫院的路上,車上坐著的是來自我市贛榆區的“90后”退役軍人志愿者宋明譯。在40多天近1000個小時的志愿時間里,不懼危險,不怕苦累,日夜奮戰在武漢抗疫保障一線,年輕小伙宋明譯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退役軍人的奉獻與擔當。
今年28歲的宋明譯家住贛榆區青口鎮八總社區。疫情發生后,通過網絡得知武漢因人手匱乏、大量物資無法及時送到救治醫院后,他便萌生了去武漢做志愿者的想法。說做就做,1月29日下午,宋明譯簡單收拾了行李,與家人道別后,便開上私家車奔赴武漢抗擊疫情一線。
1000多公里的路程,開了十多個小時,到達武漢已是第二天上午11點。不顧長途奔波勞累的宋明譯第一時間與武漢市紅十字會取得聯系。在武漢的第一個晚上,他就在當地紅十字會做了一夜的接線員,一刻也沒有休息。
2月1日,在得知武漢協和醫院人手緊缺的消息后,宋明譯便第一時間來到醫院物資調配處,主動請纓負責接收、裝卸各地的捐贈物資。每天,來自全國各地企業、個人以及海外捐贈的大量物資需要接收,工作十四、五個小時是常態,宋明譯和志愿者們搬到腰疼、走到腳痛都是常態。“和一線醫護人員相比,這點苦和累根本算不了什么,更何況我是一名退役軍人。眼下正是國家需要我們的時候,不管多危險,都應該挺身而出。疫情不退,咱不回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