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1.在ATM上查詢、取款時,請留意ATM上是否有多余裝置;輸入密碼時應盡量快速,采用遮擋操作手勢,以防不法分子窺視;被其他人引開注意力時,應用手捂住插卡口,以防卡被掉包;刷卡進入自助銀行門禁無需輸入密碼。
2.請不要向他人透露密碼,不要設定簡單數字排列或本人生日日期作為密碼,以防卡片及密碼被盜。
3.選擇打印ATM交易單據后,請妥善保管或及時處理、銷毀單據。
4.操作ATM出現機器吞卡或不吐鈔故障時,不要輕易離開,可在原地撥打我行客戶服務熱線95588求助。
5.認真識別銀行公告,千萬不要相信要求客戶將錢轉到指定賬戶的公告,發現此類公告應盡快向銀行和公安機關舉報。
(二)【刷卡消費安全篇】
1.申請到銀行卡后,請在卡背面簽名。刷卡消費時不要讓銀行卡離開視線范圍,留意收銀員的刷卡次數,避免誤刷、多刷帶來損失。
2.刷卡消費輸入密碼時,應盡可能遮擋操作,以防不法分子窺視。
3.拿到收銀員交回的簽購單及卡片時,認真核對簽購單上的金額是否正確,是否為本人卡片。
4.妥善保管交易單據,如發生重復扣款等異常情況,可憑交易單據和對賬單及時與我行聯系。如已取消刷卡交易改用現金付款,應要求商戶撕毀刷卡簽購單并保管好現金付款憑據。
5.在收到銀行卡對賬單后請及時核對用卡情況,如有疑問,請及時撥打95588查詢。
(三)【“金融好網民”的內涵和行為指南】
1.“金融好網民”的內涵:掌握基本金融知識,具備投資風險意識,傳播金融好聲音,樹立同心圓意識、責任擔當意識、依法上網意識、文明上網意識、技能提升意識、網絡安全意識等新時代中國好網民意識。
2.“金融好網民”行為指南:講誠信、守底線,不制造、不傳播金融謠言,自覺抵制非法金融廣告、非法集資、電信詐騙、銀行卡盜刷以及“校園貸”、“現金貸”等現象。
二、防范非法金融活動 堅持我的賬戶我守護
(一)【防范電信網絡詐騙(警惕4種常見詐騙)】
1.利用網絡游戲裝備及游戲幣交易實施詐騙。犯罪分子以低價銷售游戲裝備為名,利用某款網絡游戲進行游戲幣及裝備買賣,騙取玩家信任后,讓玩家通過線下銀行匯款,收款后拒不交易;在游戲中或論壇上發布提供代練的信息,獲取游戲賬號及玩家匯款后,以盜號的方式進行詐騙。
【防騙對策】
(1)不要輕信網游中認識的一些“戰友”,尤其警惕先付款后交貨的交易方式與要求先行支付押金的平臺。
(2)不要隨意點擊陌生人發來的鏈接,支付時注意核對支付平臺或網上銀行的網址,避免登陸釣魚網站造成財產損失。
2.利用網上銀行實施詐騙。犯罪分子制作與銀行官網相似的“釣魚”網站,盜取網銀信息后將賬戶資金轉走。
【防騙對策】
(1)在登錄銀行網頁時務必檢查是否是該銀行官網,同時盡量避免在公共場所或他人計算機上登錄和使用網上銀行。
(2)操作網銀時建議不要瀏覽別的網站,防止有些網站通過惡意代碼獲取您電腦上的信息。
(3)要管好自己的網銀證書,退出網上銀行或暫時離開電腦時,一定要將網盾拔出,隨身帶走,不要留在電腦上。
3.網購詐騙。主要有以下幾類:犯罪分子拒絕使用網站的第三方安全支付工具,私下交易詐騙;先收取訂金然后編造理由,誘使事主追加訂金詐騙;冒充網購客服,以網購支付未成功要退款或支付寶被凍結等理由,通過加QQ、提供鏈接網站等方式進行詐騙;用假冒、劣質、低廉的山寨產品冒充名牌商品詐騙。
【防騙對策】
(1)網購時一定要選擇有信譽度的購物網站與商家,不要貪圖便宜,不要輕信商家提供的圖片和商品評論。
(2)盡量使用網銀、支付寶等安全支付工具,在輸入信用卡和個人信息之前確認網站是否安全,不使用不明鏈接或電子郵件提供的銀行網站,拒絕私下交易。
(3)建議對不同的電子支付方式分別設置合理的交易限額,每次交易都請仔細核對,對交易內容確認無誤后再進行操作。在交易未完成時不要中途離開交易終端,交易完成后應點擊退出。
4.假冒身份實施詐騙。如冒充老師,通過電話試探,編造各種理由讓學生匯款;冒充朋友,聲稱兼職或領取免費禮品活動,套取學生銀行卡、身份證、手機號碼、驗證碼等個人信息,實施詐騙行為;冒充通訊公司或公檢法,提示其賬戶不安全或涉嫌犯罪等,要求轉賬到安全賬戶或支付保證金;冒充銀行或銀聯工作人員,發送“異常賬戶活動”、“信用卡透支”“銀行系統升級”等內容的短信,誘騙事主將銀行卡內資金轉移到“安全賬戶”等。
【防騙對策】
(1)不要輕信手機接收到的中獎、貸款等短信、電話和非銀行官方網站上的任何信息,如遇有問題,一定撥打該銀行全國統一客戶服務熱線以確認, 而不通過詐騙短信提供的聯系電話咨詢。
(2)永遠不要相信有“安全帳戶”。對以“異常賬戶活動”或“銀行系統升級”等理由,要求提供銀行卡卡號及密碼的電子郵件或銀行網站保持警惕,切記公檢法等國家機關與銀行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通過郵件、短信、電話等方式主動要求將資金轉入某一指定賬戶。
(3)定期檢查核對網上銀行交易記錄。可以通過定制銀行短信提醒服務和對賬郵件,及時獲得銀行登錄、余額變動、賬戶設置變更等信息提醒。
(4)謹慎在社交網絡和就業相關網站發布履歷和聯系地址等信息,保護自身個人信息安全。
(二)【遠離非法集資】
1.什么是非法集資
非法集資是指單位或者個人未按照法定程序經有關部門批準,以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其他債權憑證的方式向社會公眾募集資金,并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資人還本付息或給予回報的行為。
2.非法集資的主要形式
(1)假借P2P網貸平臺名義非法集資。
(2)借“投資理財”名義非法集資。
(3)以投資、預售墓地為幌子進行非法集資。
(4)利用民間會社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5)以簽訂商品經銷等經濟合同的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6)以經營生意、資金周轉的名義非法集資。
3.如何識別和防范非法集資
(1)要堅信“天上不會掉餡餅”,對“高額回報”“快速致富”的投資項目進行冷靜分析,避免上當受騙。
(2)正確識別集資主體資格和經營行為是否合法。
(3)增強理性投資意識和參與非法集資活動風險自擔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