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個人信息保護
個人金融信息包括個人身份信息、個人財產信息、個人賬戶信息、個人信用信息、個人金融交易信息、衍生信息,以及金融機構在與個人建立業務關系過程中獲取、保存的其他個人信息。
金融消費者妥善保管銀行卡、身份證、電子銀行認證介質等,拒絕出租、出借或買賣行為;不向他人隨意透露銀行卡號、賬戶密碼、有效期、安全碼、身份證號、短信驗證碼等重要信息;下載安裝App或在第三方辦理業務時,留意相關授權權限,仔細閱讀相關協議和合同條款,審慎填寫個人信息,避免重要信息被過度搜集或非法使用;不隨意丟棄業務單據、ATM憑條、信用卡對賬單和刷卡單據等交易憑證,提供身份證復印件時注明用途,以防被人挪作他用。
防范電信網絡詐騙
電信網絡詐騙是指犯罪分子通過電話、網絡和短信方式,編造虛假信息,設置騙局,對受害人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騙,誘使受害人給犯罪分子打款或轉賬的犯罪行為。
電信網絡詐騙的特點:1.作案手法變化快。2.社會危害相對較大。3.受害群體不特定。4.偵辦難度大。
電信詐騙識別要點:口訣:謹記“十個凡是,六個一律”。
1.十個凡是,都是詐騙。凡是自稱公檢法要求匯款的;凡是叫你匯款到“安全賬戶”的;凡是通知中獎、領取補貼要你先交錢的;凡是通知“家屬”出事先要匯款的;凡是在電話中索要個人和銀行卡信息的;凡是叫你開通網銀接受檢查的;凡是叫你賓館開房接受檢查的;凡是叫你登陸網站查看通緝令的;凡是自稱領導(老板)要求匯款的;凡是陌生網站(鏈接)要登記銀行卡信息的。
2.六個一律。只要一談到銀行卡,一律掛掉電話;只要一談到中獎了,一律掛掉;只要一談到是公檢法稅務或領導干部的,一律掛掉;所有短信,但凡讓點擊鏈接的,一律刪掉;微信不認識的人發來的鏈接,一律不點;所有170開頭的電話,一律不接。
支付安全
網絡交易安全防范:1.常見的網絡支付方式:網上支付、快捷支付。2.網絡交易安全防范提示。(1)保護好密碼及其他重要身份信息。重點關注密碼,勿設置簡單易猜測的密碼;勿將銀行賬戶密碼與互聯網郵箱、購物平臺、游戲賬戶等密碼全部設置為同一密碼;切勿轉發短信驗證碼。(2)保護好手機和電腦等終端設備。安裝殺毒軟件,不點擊不明鏈接;在安全的網絡環境下使用手機銀行和網上銀行。(3)開通賬戶交易通知功能,及時發現異常情況。
移動支付風險防范:條碼支付是以條碼為信息載體,通過移動終端或商戶受理終端直接或間接獲取支付要素以完成交易的支付方式。常見的條碼包括二維碼、條形碼等類型。在使用過程中要增強安全意識,做到:不掃描來源不明的二維碼;不輕易將個人二維碼信息泄露給他人;不通過二維碼支付進行大額交易;加強對手機等智能終端的安全管理;核對帳戶名稱與商家是否一致,與商家確認帳戶名稱是否正確后,再進行支付操作。如發現異常立刻停止支付。
抵制非法集資
非法集資是指單位或者個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經有關部門批準,以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者其他債權憑證的方式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并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資人還本付息或給予回報的行為。
社會公眾對非法集資的防范措施:1.要認清非法集資的本質和危害,提高識別能力,自覺抵制各種誘惑。2.要正確識別非法集資活動。3.要增強理性投資意識。4.要增強參與非法集資風險自擔意識。
理財知識
理財就是學會合理地處理和運用錢財,有效地安排個人或家庭支出,在滿足正常生活所需的前提下,進行正確的金融投資,購買適合自己的各種金融產品,最大限度地實現資產的保值和增值。
常見銀行個人理財工具:銀行儲蓄、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國債、基金。
消費者在購買理財產品時,應仔細閱讀理財產品說明書、合同條款等信息,充分理解理財產品的各項要素,重點關注產品期限、投資方向或掛鉤標的、流動性、預期收益率、產品風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