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8月11日,連云港連云區云山街道黃崖村內一條500多米的燃氣管道安裝完畢,13戶村民順利用上天然氣,告別祖祖輩輩燒柴、搬煤氣罐的生活。
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中,連云區不僅注重“學”,更注重學用結合、學以致用,精準對接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貫穿全過程,通過完善服務“新路徑”,讓更多企業和群眾呼聲得到傾聽,更多“急難愁盼”問題得到解決。
搭平臺:“有事好商量”,難題共同解
“有事好商量,商量的都是我們身邊的事。大家坐下來,心平氣和談,事情商量著辦,讓問題和矛盾在萌芽狀態就得以化解。”連云街道居民王新軍頗有感觸地說。前些日子,他向街道“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平臺反映自己居住小區的樓道燈泡因線路許久不亮,給居民生活帶來不便的問題。第二天,政協委員便召集街道、社區、物業、網格員、樓棟居民來到街道協商議事室,就解決該問題展開討論。大家討論協商后,確定由物業負責更換線路,業主負責購買燈泡,還樓道明亮。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連云區依托“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平臺這一有效載體,聚焦百姓關切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逐一解決、各個擊破,打通為民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實現了對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和合理訴求愿望的快發現、快掌握、快反應、快處置,有力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人心。
目前,連云區已在全區范圍內設立“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58個,全區200多名政協委員沉到一線,開展走訪調研1620余人次,累計開展各類議事活動170多場次,560多件基層熱點難點問題得到解決。
優服務:環境“碼”上提,事情“馬上辦”
“在政務大廳辦完許可證后就可以當場掃碼對工作人員進行評價,既節省了時間,更暢通了我們老百姓的反映渠道。”在連云區政務服務中心,剛剛領取到衛生許可證的武女士滿意地說。
連云區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相結合,創新推出“營商環境意見碼”,企業群眾可通過掃描二維碼對全區機關、企事業單位提出意見建議并對全區政務效能進行評價,把市場環境、政務環境、法治環境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堵點和難點第一時間反映,相關部門將逐一認領跟蹤解決。
連云區經發局黨組成員龔舒告訴筆者:“我們還出臺了《連云區營商環境“紅黑榜”發布的實施意見(2021-2023年)》文件。‘紅榜’是對做得較好的企業、單位、個人進行通報表揚,在全區樹立先進典型;‘黑榜’則是對違規執法等17項損害營商環境的人和事進行通報,從而有效遏制破壞市場氛圍的不正之風,營造‘人人都是營商環境、個個都是連云形象’的濃厚氛圍,推動全區營商環境實現新提升。”
強效能:“1521”工作法,筑牢防護墻
“愛心獻社會,真情暖人心。讓我們弘揚志愿精神和偉大抗疫精神,攜手共進,堅決堵住外來疫情輸入,堅決切斷疫情傳播途徑……”8月16日下午2時,連云區“墟要您”志愿服務隊志愿者正拿著小喇叭沿街“喊話”。
面對當前疫情防控形勢,連云區充分發揮“1521”工作法效能,指導全區城鄉社區以黨建為引領,匯集全科社工專職、“紅管家”居民自治、志愿服務公益、社會組織協助、駐區單位共建5支隊伍力量,快速搭建網格化服務管理和“互聯網+社區”2個平臺,推動形成“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區治理共同體,筑起城鄉社區疫情防控的“防護墻”。
越是關鍵時刻、越顯責任擔當。海州灣街道棠梨社區的“紅管家”居民自治隊伍通過電話連線、入戶走訪等形式,慰問關心轄區歸僑、僑眷生產生活,叮囑做好疫情防護;連云區四葉草助殘服務中心、海青公益服務中心組織開展戰疫先鋒系列活動,幫助解決特殊困難群眾生活難題,為居民幸福加碼;社區駐區單位、共建隊伍與街道衛健部門、衛生服務中心等聯合聯動,走村入戶、走街串巷,用“小喇叭”喊話廣大居民,積極接種新冠疫苗,掌握防疫知識技能……在連云區,“兩在兩同齊心抗疫”黨組織正與“志愿紅”“天使白”“守護藍”共同閃耀在疫情防控一線。(姜巍 黃楚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