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楊銳冰 伏廣進 韓麗娜 張南寧 曹現陣
“門前的無障礙坡道已經完成,方便小唐同學坐著輪椅進出宿舍。”昨日,連云港贛榆殷莊中學校長王寧指著宿舍門前的坡道說。這間校長宿舍,如今成為脆骨病患者小唐同學和母親的“家”。
“王校長主動讓出自己的宿舍給俺們住,真不知如何感謝他……”在現場,小唐的母親王長莉抹著眼淚說,“校長還安排俺去學校食堂打工補貼家用,這下吃住都解決了!”
(小唐在“新家”里學習)
校長“讓出”宿舍給學生
谷雨時節,贛榆殷莊中學櫻花正盛,陽光傾灑,整個校園生機勃勃。
在校園東側一處上世紀80年代建成的平房外,工人正在用水泥砌無障礙坡道。校長王寧不時過來叮囑:“坡度要緩一些,方便輪椅進出……”
(工人在鋪設無障礙坡道)
自2020年9月調任贛榆殷莊中學校長以來,王寧一直住在這里,直到今年4月復課前。
隨著連云港市疫情防控形勢全面向好,全市中小學陸續復課。4月2日,贛榆殷莊中學也迎來了復課。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學生須統一住校,接受閉環管理。
復課前,王長莉犯起了愁:“孩子患有脆骨病,出生后從未走過路,這么多年來都是我接送……咋住校啊?”
得知這事,王寧當即就聯系了小唐的班主任邱麗萍:“讓孩子家長別愁,住我的宿舍!”當天,王寧就把自己的被褥和生活用品搬到了教工值班室。
為盡可能地給小唐母子提供便利,在這間不到15平方米的宿舍里,被褥、書桌、小餐桌等一應俱全。為方便小唐在學校活動,復課前,王寧還自掏腰包,買了一把3000多元的電動輪椅。
受疫情影響,快遞遲遲未到,這可急壞了王寧,每天一忙完就盯著物流信息。
4月18日,輪椅終于到了。當天中午,王寧立即去鎮上代收點取貨。待把輪椅搬到宿舍門口時,額頭上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謝謝校長,給您添麻煩了,真過意不去……”坐上嶄新的電動輪椅,小唐有點不好意思。
母子住進來了,還有個問題要解決:門口的兩層臺階。“臺階不高,卻不方便輪椅進出。”細心的王寧發現這一問題后,立即找來工人砌無障礙坡道,“要做成防滑的!”
20日下午,無障礙坡道終于完工。“等水泥干了,牢固些就可以使用了。”王長莉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之前為孩子上學的事都愁哭了,現在一顆心終于放下來了!”
“瓷娃娃”有了溫暖的家
小唐家在贛榆區沙河鎮舍莊村,是王長莉的小兒子。2006年,小唐出生后僅20多天,就被醫生診斷患有脆骨病。他像個“瓷娃娃”,不僅失去了行走能力,還很容易骨折,一刻也離不開家人照顧。
母親不想放棄治療,帶著孩子四處看病。然而醫生診斷完都說,治愈的希望很渺茫。從那以后,王長莉沒再工作過,全身心地照顧孩子。大兒子在市里一家技校讀書,一家4口靠父親在工地上打工維持生計。
眼看周圍同齡的孩子都上學了,只有小學文化的王長莉決定,就算再困難也要讓小兒子讀書。從幼兒園到小學,再到初中,王長莉成了孩子的“雙腿”,每天騎著電動車接送孩子上下學,抱著孩子進教室、上廁所……
小唐進入贛榆殷莊中學后,成為學校里為數不多的走讀生之一。從家里到學校五六里路,王長莉每天騎著電動車往返8次,風雨無阻。到校后,還要抱著80多斤的兒子上下教學樓。
(王長莉接小唐下課)
這些都被王寧看在眼里。他囑咐老師平時多關心小唐,不僅要幫助他提高成績,也要關注他的心理健康。“日常教學中,小唐成績進步或退步,我都會及時表揚或提醒。”班主任邱麗萍說,她還鼓勵小唐要自信,和同學們互幫互助,和諧相處。
(校長王寧來看望小唐在新家的生活情況)
“孩子因為身體原因有點內向,多虧了校長和老師經常開導他、教育他。”對此,王長莉滿是感激,“現在我們住進了校長宿舍,再也不用每天來回跑了,方便得很!”
上午下課了,王長莉先去教室把小唐接回宿舍,緊接著去食堂打來飯菜。土豆絲、肉丸、黃豆芽、大米飯……小唐吃得津津有味。
吃完午飯,王長莉推著輪椅,帶著兒子在宿舍門前的空地上活動。小唐自己也試著使用電動輪椅,很是喜歡。感受到校長和老師對自己的關心,平時少言的小唐低聲說:“住在這里挺好的,就像家一樣,很溫暖。我會努力學習的!”
(王長莉推著小唐在宿舍前活動)
在得知小唐的困境和校長王寧的暖心之舉后,沙河鎮商會來到學校,為小唐送來了價值約8000元的愛心物資,鼓勵他努力學習、自強不息,用知識改變命運。
“80”后鄉村校長的初心
在鄉村中學,像小唐這樣的病困生并非個例。這些年來,資助沙河貧困女生讀高中,冬天為住校學生送上被褥,每月準時為在校的貧困孤兒送去生活補貼……每當得知學生家中有困難,這位“80”后校長總是帶頭慷慨解囊。從教20年來,王寧幫扶貧困學生近百人。
“每到新學期,王校長總會為我送來新衣服和新書包。月末生活困難時他還會為我送來餐費。”殷莊中學九年級女生小盧說。
這些在王寧看來,都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兒。“作為校長,看到學生有困難,就一定要解決好!”這是他的真心話。
從教20年來,他從未離開教學一線,目前在帶七年級的數學課。除了一顆努力讓農村娃在家門口享受優質教育的初心,這些年他也習慣陪在學生身邊。
(王寧在課堂上教學)
贛榆殷莊中學地處沙河鎮,共有10個班,528名學生。學校硬件設施較為落后,至今沒有實驗室。來到學校后,王寧一心想提振老師士氣,改善辦學條件。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兒子從城區學校調到殷莊中學就讀。“我這么做,就是想打破家長對農村中學教學條件差的認知,增強老師信心。”
因長期忙于管理和教學,王寧的腰椎、頸椎和胃都不太好,多種藥品塞滿了他的辦公抽屜……前兩天,王寧的腳突然腫脹,連路都沒法走,他匆匆去做了治療后,又趕回校園。
“他不是坐在屋子里的領導。”老師徐鳳這樣評價王寧。他一心扎根校園,以校為家。疫情后復課至今,他堅持全天在校園,和師生同吃同住,沒有回過一次家。
“去年教師節,王校長為全校58名老師送上了鮮花。他還經常給值班老師、班主任帶去可口的早餐。”學校老師都說,這樣的好校長,總是帶給大家溫暖和力量,點燃了老師們的工作熱情。
王寧有著“教育改變命運”的執著信念,他把一份熾熱的愛全部投入到教育中。他始終堅信,“在學生心中播撒愛的種子,將來孩子也會把這份愛傳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