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網約車司機……他們穿梭在大街小巷,方便了大家的生活。但是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們往往不能按時吃飯。為服務好這一群體,江蘇省連云港市海州區推選了首批21家紅韻·暖“新”食堂,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提供就餐、飲水、手機充電、休息等“一站式”服務。
“在走訪調研中,我們發現不少外賣小哥、的哥經常誤了飯點,存在用餐困難的情況,當時我們就思考如何發動部分餐飲單位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提供優惠便利的就餐服務,并很快得到多家餐飲單位的回應。”海州區委組織部工作人員說。
經海州區委“兩新”工委聯合鎮街、行業黨委實地核查層層篩選,中央大食堂等21家客戶信譽度高、外賣訂單量較大的優秀餐飲企業作為第一批紅韻·暖“新”食堂正式掛牌。后期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們還可以在高德地圖搜索,一鍵導航直達。
下午3點半,早已過了飯點。正在新海街道星化社區送餐的快遞小哥李濤走進了海州區中央廚房,點了一份青椒肉絲蓋澆飯。掃碼結賬的時候,小哥出示了“紅韻·暖‘新’通”,收銀員為小哥提供了優惠就餐價并獲贈一份清涼飲品。
據了解,海州區充分發揮黨組織牽線搭橋的紐帶作用,按照“實名認證、行業擔保、鎮街配合”的模式,共計為快遞外賣小哥發放376張“紅韻·暖‘新’通”,不僅可以為小哥提供6至9折的就餐優惠,還具備小區進出等多項功能。
考慮到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戶外工作的特點,部分紅韻·暖“新”食堂還添置了雨傘、口罩等物品。“以前送貨累了只能在墻邊蹲坐一會兒,現在有了暖‘新’驛站、暖‘新’食堂,我們終于有個舒服的地方休息了,有空調,還提供免費的飲用水、手機充電服務,感覺很暖心。”快遞小哥張宇說。
近年來,海州區不斷創新探索服務新模式,通過開展“紅色大頭針”行動、開設紅韻·愛“新”暑托班、構建“15分鐘暖新核酸采樣圈”、設置“紅韻小哥”專屬停車位等方式持續改善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從業環境。(記 者 莊婷婷 通訊員 王 影 曲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