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上午,在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柘汪鎮繡針河口海域,一尾尾蝦苗在工作人員的目送下,順著水流迅速滑入水面游進海中。
據了解,此次共放流中國對蝦(規格1cm以上)1.7億尾左右,放流區域屬于海州灣中國對蝦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緊鄰贛榆港區。
近年來,連云港港堅持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持續發力做好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提升海洋漁業種群資源。按照連云港港口控股集團相關海洋工程生態修復和補償方案,贛榆公司近三年已落實增殖放流資金923萬元,主要投放中國對蝦10.1億尾、梭子蟹1億尾、黑鯛436萬尾、中國花鱸84萬尾。
“在漁業管理部門、漁政監督部門、業主單位、苗種生產單位的配合下,放流工作產生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日益顯現。”放流專家組組長、連云港市海洋與漁業發展促進中心高工馬善樂表示,通過增殖放流活動,可以有效改善海洋生態環境,促進海洋生態環境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此次增殖放流活動在連云港市贛榆區農業農村局、海洋與漁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行業專家監督指導下進行,江蘇海洋大學作為增殖放流監理參與。連云港港口控股集團新聞中心、贛榆公司會同連云港發布對增殖放流活動進行了全程直播,展示了國有企業對于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戰略決策的擔當,加強了對海洋漁業資源保護工作的宣傳力度。(連云港港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