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記者 李江 通訊員 夏衍)看不見摸不著的碳,通過精密的大數據分析,也能有跡可循、有徑可管。日前,生態環境部公布2022年綠色低碳典型案例征集活動獲選名單,國網連云港供電公司的“基于‘電-碳分析模型’的能源大數據(碳監測)中心的建設運營”項目獲選。該項目是國家電網系統唯一入選案例,也是江蘇省唯一入選的企業類案例。
近年來,隨著綠色低碳發展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如何科學、精準地監測碳排放軌跡,從而更好地推動企業節能降碳成為各界關注的熱點。由于以往缺乏碳監測方面的基礎平臺,無法有效、動態掌握各類企業的碳排放和分布情況,不能有效指導企業降碳工作。圍繞碳排放的精準、實時監測,國網江蘇電力于2021年在連云港試點建設江蘇首個地市能源大數據(碳監測)中心,同時上線運行碳排放管理系統———“碳測”平臺,利用國家電網“電-碳分析模型”,充分發揮電力大數據優勢來追蹤碳流足跡,實現對企業碳排放的科學評估。
“相較于以往人工收集的各類數據,電力大數據更具有精準性和權威性。”國網連云港供電公司科技數字化部主任岳付昌介紹,“并且‘碳測’平臺匯聚了多方數據來源,相比傳統的碳排放測算方式,我們基于‘碳流’理論的測算方式更加精準、及時。”據了解,該公司依托“碳測”平臺,以電力大數據為核心,獨創耗電等效碳排模型,國內首創“碳行程碼”指標體系,創新開發減排潛力分析工具,對規模以上企業開展碳數據采集、監測、核算和分析,實現煤、電、油、氣、新能源全鏈貫通、全鏈融合和全息響應,對地區規上企業進行碳排放科學評估和碳足跡追蹤,提供面向政府的全域碳排放監測和分析,以及面向企業的碳排放動態精準評估,并將枯燥的數據“翻譯”成形象化的碳排放圖形,自動生成可視化碳排放報告,為政府有效監管碳排放提供決策依據,也為企業節能減排提供更精準的改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