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近日,在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隨著一聲汽笛鳴響,一列裝載100個標準箱汽車零配件的中歐班列啟程出發,開往烏茲別克斯坦,預計7天后抵達。統計顯示,前三季度,物流基地開行中歐班列612列,同比增9.7%,今年有望再創新高。
實現對中亞地區主要站點“全覆蓋”
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是“一帶一路”合作倡議落地的首個實體項目,自2014年7月正式運營以來至今年9月份,基地累計開行中歐班列超過5000列,完成貨物進出庫量3229萬噸,集裝箱空、重箱進出場量185.6萬標箱。如今,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已逐漸成為中亞五國過境運輸、倉儲物流、往來貿易的國際經濟平臺。
漫步基地,可以看到這里有堆場、鐵路裝卸線和指揮中心等部門。2014年,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最先建設了鐵路裝卸線,隨后在2015年2月開出了第一列中歐班列?,F在,基地日均最大裝卸車能力可達10列。經過技術升級改造,龍門吊駕駛室已經實現無人化操作,工作人員坐在數字化調度中心里,利用遠程智能化操控系統,一個人能同時操作三臺龍門吊,效率提高了30%以上。
近年來,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不斷織密國際貨運線路,通過布局阿拉山口、霍爾果斯等5個出境口岸,相繼開通了去往中亞五國等地的6條中歐班列線路,輻射國家和地區超過20個,特別是實現對中亞地區主要站點全覆蓋。
中歐班列回程滿載率近100%
在眾多的變化中,有一組數據值得關注,中歐班列回程的滿載率接近100%,源自中亞地區的鐵合金、鉀肥等專列過境運量全國領先。這意味著基地在服務中亞等國進出口運輸中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哈薩克斯坦過境中國進口的日用消費品,出口的礦產品、糧食等商品,超過八成在連云港集散分撥。
目前,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運輸的貨品涉及吃穿用行、家電、醫藥、建材等10多個大類、400多個品種。其中,不乏優質的羊毛圍巾、精美的樂器、手工藝品,這些中亞地區特色商品通過連云港遠銷東亞和東南亞市場。得益于這座物流基地,不少內陸國家擁有了揚帆起航的出???。
從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步行到連云港港口碼頭僅需十幾分鐘。借助這樣的便利條件,港口創新推出國際班列“船車直取零等待”模式,壓縮中間環節,貨物卸船后迅速裝車發運,節約75%的中轉時間。
連云港中歐班列“保稅+出口”貨物集裝箱混拼模式,利用出口箱的閑置空間讓小批量貨物“搭順風車”,降低企業成本。數字化升級也不斷地為基地賦能。在物流基地的大屏幕上,中歐班列信息一目了然、動態更新,還能看到萬里之外“霍爾果斯—東門”無水港的實時畫面,實現數據聯動。(王文 楊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