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我不怕,因為我相信一定能夠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6月11日,面對采訪時胡衛東說。今年3月,胡衛東原本計劃帶妻子外出踏青。突發的疫情,打破了他的計劃,他停下外出踏青的腳步,主動來到社區請纓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實際上,這樣的“請纓”于他而言,早已稀松平常。作為連云港藍天救援隊的一名隊員、一家家電修理鋪的店主,他始終用一顆樸實無華的熱忱之心、一雙勤勞能干的雙手,譜寫了一曲風雨同舟、眾志成城的抗疫救災贊歌。
守護家園 沖在抗洪救災第一線
胡衛東在徐圩街道張圩社區經營一家家電修理鋪,多年來口碑良好。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連云港藍天救援隊隊員。
2021年,河南鄭州遭遇暴雨侵襲,引發了特大洪澇災害,昔日繁華都市一夜之間囿于汪洋。胡衛東得知信息后,第一時間奔赴一線,積極開展搶險救援工作。“我有著相對豐富的經驗,經歷過洪澇遇險處理、在池塘里救過人……”胡衛東說,作為一名救援隊隊員,他深感使命在肩。
在救援過程中,高溫讓胡衛東變成了“非洲人”,僅有的衣服濕了干、干了濕,皮膚也因長時間浸泡變得紅腫。那些天,他靠啃方便面充饑,實在難以下咽時,就用瓶裝水泡面。因為飲食不規律,腸胃也出現問題,人瘦了好幾圈。雖然現場條件艱苦,但他心里篤定:再難也要盡己所能地去幫助更多的人。
在這次抗洪救災中,胡衛東先后為鄭州等地募集6噸急需物資,調集4卡車面包、蔬菜到災區,救援達數千人次,用行動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為民初心。
嚴守關口 構筑疫情防控“防火墻”
“若有需要,一呼就到。”3月6日一大早,胡衛東開出他的“愛心接駁車”,與社區干部一同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貼防疫宣傳海報、拉防疫宣傳橫幅……不論白天黑夜,胡衛東始終堅守在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最前沿。
2020年疫情突發,他自費買了個喇叭裝在自家的“愛心接駁車”上,一人、一車、一喇叭,在巡邏的同時沿街流動宣傳防疫知識,還自費發放2000余只口罩。今年新一輪疫情期間,他再次披掛上陣,除常態協助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外,每天還和街道工作人員、社區干部、醫務人員一起值守卡口,引導人員和車輛通行。
不僅如此,胡衛東還主動承擔起張圩社區幸福家園卡口各服務點后勤保障工作,用自己的“愛心接駁車”購買蔬菜、日用品、送取快遞等,他的電話24小時保持暢通,生怕耽誤居家隔離群眾的事情。
貼心小鋪 成為社區愛心集散地
“別看胡衛東外表粗獷,卻是居民們口中的貼心人。”社區負責人贊嘆道。原來,胡衛東的鋪子一直有一個不成文的習慣,免費為高齡老人和困難群眾修理小電器,給環衛工人免費修車。漸漸的,他的鋪子就有了一個名字——“愛心修理鋪”。“老人們需要的是陪伴,做晚輩的能讓老人開心,自己也開心,何樂而不為呢?”胡衛東說。
張圩社區幸福家園小區物業樓旁邊有個小坡道,因為坡度太陡,老人不敢走,一旦遇到雨雪天氣,道路更加濕滑。社區核實后,決定在陡坡上安裝一個扶手,于是便找到了胡衛東。胡衛東趕到現場后,又是買材料,又是焊接,短短一天半,就將扶手安裝妥當。老人們喜笑顏開,紛紛要給胡衛東湊點材料費,胡衛東卻擺擺手笑著說:“不要錢,能給大家帶來方便就很知足了。”
“金杯銀杯不如口碑”,找到胡衛東修理鋪的人是越來越多。與其說這是個“生意”,倒不如說這是和居民們的一個“約定”,胡衛東給居民修理小電器如果不換配件,他是不收費的,如果換配件,也是象征性地收一點成本。
這么多年來,胡衛東用一顆樸實無華的熱忱之心、一雙勤勞能干的雙手,贏得了轄區居民的尊重。正如他所言:“一個人的價值,不是看你從社會中獲取了多少,而是看你對社會付出了多少。”(□ 張晶晶 王飛 邱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