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我知道電池是有毒有害垃圾,還知道紙張是可以再回收的。”在垃圾分類活動現場,對于社區工作人員的提問,居民張海燕準確地回答。昨天上午,海州區新東街道利民社區開展“綠色環保我先行”活動,通過垃圾分類知識講解和現場操作環節,讓青少年和家長們學會如何正確對垃圾進行分類和投放。
活動中,社區工作人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給青少年和家長們講解了垃圾分類相關知識,告訴他們為什么要垃圾分類,并詳細說明垃圾如何分類,哪些垃圾可回收、哪些垃圾有毒有害、哪些是干垃圾、哪些是濕垃圾等。活動現場還進行了垃圾分類互動游戲,他們帶著多種垃圾來到小區垃圾分類箱前。“喝完的塑料礦泉水瓶是什么垃圾?”利民社區工作人員現場問道。根據所學的知識,孩子們回答:“可回收垃圾。”隨后,社區工作人員又拿出廢舊電池,孩子們積極回答并現場對垃圾進行了分類。
8歲的郁濤第一次參加綠色環保活動,他說:“今天所學的垃圾分類知識讓我受益匪淺,今后我會將垃圾分類投放,并且要把垃圾分類知識教給爺爺奶奶,和他們一起對垃圾正確分類投放。”
“為培養青少年綠色環保意識,進一步普及垃圾分類知識,讓更多人積極參與到垃圾分類的踐行與宣傳中來,社區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綠色環保活動。通過此類活動,讓更多的青少年掌握了垃圾分類知識,也認識到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利民社區黨委書記宋娟說。今后,社區還將長期持續開展各類綠色環保活動,讓更多居民積極參與到綠色環保活動中來,共同營造溫馨、優美、潔凈的社區環境。(記者 武娜 通訊員 陳怡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