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每天早上5點準時趕到父母家里照顧植物人母親,風雨無阻,10年來從未間斷。這就是劉建國從38歲到48歲生活的重心。他和他的家人,用3000多個日夜的堅持,用對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演繹了孝道親情。
劉建國的父母家在海州區錦屏鎮劉頂村中心路南,這是一處平房小院,雖然房屋顯得老舊,但是在冬日陽光照射下,顯得溫馨整潔。在東側的臥室里,劉建國正在給母親張桂花拍背。走進這間臥室,雖然有位臥床10年的病人,但是房間里干凈整潔,沒有一絲異味。病床上的張桂花,雖然已經是臥床10年的75歲老人,但是面色紅潤。
劉建國今年雖然才48歲,但是已經是滿頭白發。他告訴記者,2012年4月,時年65歲的母親突發腦溢血,住院治療5個月、經過數次手術,終于從死亡線上被拉了回來,但從此成了“植物人”。從那以后,劉建國和家人就開始了照顧母親的漫漫征途。
照顧病人久了,劉建國已經有了豐富的經驗,每天到什么時間該干什么,他已經駕輕就熟。“每隔兩個小時,就要給她拍背,夜里也不間斷,要不然有痰,容易引起肺炎。”劉建國說,他每天把雞蛋和牛奶打碎了,喂給母親吃。有時候到市場買大的黑魚,剔除魚刺后打碎,和雞肉混合給母親吃,這樣能保證消化和營養。母親身體機能差,不能自己解大便,家人就給她打開塞露,然后用手指一點一點將大便摳出來。為了讓母親的身體保持活力,一大家子人還堅持給她按摩、翻身,堅持給她每天兩次漱口、清潔身體。十年來,每天都重復這樣的環節。“他養我們小,我們養她老,我們從來沒想到過放棄。”劉建國說。
劉建國的妻子李素粉對這個家庭也付出了很多。她每天給公公婆婆做好飯送過來,打掃衛生、洗衣服,沒有時間出去上班掙錢,對此也從來沒有怨言。
“我很感恩這個社會,感恩黨和國家的好政策。社會上很多人都對我們一家很關心,村委會逢年過節也經常來慰問。”在采訪中,劉建國還多次提到市中醫院的張旭偉和李棟兩位醫生,這十年來,因為母親的特殊護理需求,兩位醫生上門百余次,只要有需求,他們風雨無阻,非常負責任,醫德醫風特別好,有時候還帶著其他科室的醫生上門來給母親會診,這讓一家人十分感激。
“我家兄弟三個,大哥平時上班,周末來得多一點,小弟也在上班,晚上在父母這里住,夜里照顧得多一點,我是自由職業,白天來得多一些。”劉建國說,“父親年紀大了,身體也不是很好,上陣親兄弟,大家齊心協力照顧才讓父母安度晚年。醫生說,我母親是他目前見過植物人狀態存活時間最長的。”
在劉頂村,街坊鄰里都知道劉建國一家的事跡,對他們一家十年如一日照顧老人的事情贊不絕口。“我老伴能活到現在,多虧了孩子們孝順,10年了,他們真的不容易。”劉建國的父親劉永奇感慨。
“我媽健康的時候,人緣特別好,從來沒和人紅過臉,現在她躺在床上10年了,沒有意識了,但還是有很多老鄰居經常來看望她。”劉建國說,他的爺爺奶奶健在的時候母親對他們十分孝順,他也想用自己的行動,把這樣的家風傳承下去。(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