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畢業于灌云高級中學的單甜甜以495分成績考取常熟理工學院。單甜甜母親生下來就半邊身子歪斜,后背長瘊子,無勞動能力。76歲的爺爺腦梗后導致半身癱瘓,行動不便。父親一人扛起重活重擔,打零工供姐弟四人讀書學習。懂事的她在成績沒出來時就已前往蘇州,開啟了暑期打工生活。如果你愿意伸出援手,幫助她解決8237元學雜費,請和《蒼梧晚報》助學熱線13851291243聯系。
母親生來殘疾,爺爺半身不遂,一家六口僅靠父親打工艱難度日
單甜甜的家位于灌云縣同興鎮張寶山村。前往單甜甜家時,已是晚上7點多。剛下過雨,鄉村的小路走起來有些泥濘。穿過一段一人多高的玉米地,我們看到了單甜甜的家。門口的地面因為雨水浸泡變得泥濘,無法行走,我們只能打開手機照明,踏著邊上的草小心跨過去,艱難走到門口。
走進屋內,即便開著燈,光線依然很暗。屋內沒有一處整潔的地方,一張小方桌上擺著中午吃剩的飯菜,看不出來食物本身的樣子。屋里所有的物品都非常有年代感,看起來已經很久沒更換了。包括母親睡的房間,老舊的木板床、落滿灰塵的風扇、怎么也拉不亮的燈泡,以及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紅水壺……仿佛整個屋子就是一個廢棄已久的雜物間,而不是一家六口之家。
單甜甜的母親出生便殘疾,不僅半邊身子歪斜,常年疼得厲害,后背還長了個大瘊子,母親苦笑著說:“我得天天吃藥,要不就疼得受不了。”
因為身體原因,母親不僅不能下地干活,就連基本的家務活也做不了。今年76歲的爺爺,10年前患腦血栓致使半身癱瘓,左半邊身體沒知覺不能動。這也許就是家里一直臟亂的原因。
“我每個月有300元的殘疾補助,她爺爺有100多元的殘疾補助。”母親說,“孩子爸爸常年在外面打工,我就在家帶帶小孩。”
為了供孩子們讀書學習,單甜甜父親這幾年一直在蘇州工廠打工,一個月掙3500元,除去自己的生活費,寄給家里的也所剩無幾。
“這家不容易,還有4個孩子在上學,老大老二去年今年分別考上了大學。”隨行的同興鎮殘聯有關人士介紹,“現在像單甜甜家這么困難的家庭已經很少見了。”
單甜甜家姐弟四人,她排行老二。大姐單晶晶去年剛考上南京職業技術大學,單甜甜今年緊隨其后,考入常熟理工學院,妹妹單欣怡開學升初一,弟弟單新星開學就讀二年級。這個暑假,單晶晶和單甜甜一直在蘇州打工,妹妹在家幫媽媽干些家務活,弟弟被65歲的舅奶接隔壁村照顧了。
走訪當天,妹妹單欣怡在家。“姐姐學習挺好的,是我學習的榜樣。”單欣怡說,家里雖然條件有限,但父母都支持姐弟四人讀書,“我馬上就要念初一了,會好好學習的。”
495分考取常熟理工學院,未來要靠自己努力去拼搏
當記者聯系上單甜甜時,她正在蘇州一家飯店里做服務員。“我6月底就過來了,已經干了快兩個月。”在電話里,單甜甜告訴記者,高考結束后,她就開始在58同城上找工作了。處理完學校檔案事宜,她就到了蘇州,因為爸爸在那邊工作。巧合的是,她今年以495分被位于蘇州的常熟理工學院市場營銷專業錄取。“當時也沒想那么多,就想多掙點錢。這邊包吃包住,一個月可以掙1800元。”
“志愿還是在飯店宿舍里填寫的。”單甜甜笑著說,常熟理工學院也是姐姐去年填志愿時的心儀院校,只可惜她當時差了1分,后來被南京職業技術大學錄取了。
“市場營銷是我填寫的第一專業。”單甜甜高中時學的是理科,如今卻選擇了文科專業。“其實,我比較感興趣的是數學與統計學,但前提得了解市場、懂市場,所以我就報了市場營銷專業。如果以后真的不合適,我也會考慮改專業。”
對于未來的規劃,單甜甜目標很明確:先考研再考博,蘇州大學就是她的前進方向。“進入大學后,我會好好學習,爭取把可以拿的獎學金全部拿到手,特別是國家獎學金。閑暇之余,我也會繼續兼職打工,自己賺取生活費。”
這個假期,除了打工掙錢,單甜甜還一直在自學英語四級和辦公軟件。“飯店晚上得忙到很晚吧,有時間學嗎?”記者問。“我早上學呀,每天早上5:30準時起床背單詞,生物鐘已經形成了。”簡簡單單的回答,卻足以看出女孩的勤奮與自律。
?“曾經,我覺得好好學習是為了不讓父母那么辛苦,過上好生活。可后來,當不斷有好心人向我們家伸出援手時,我就想通過學習,成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讓他們的給予得到應有的回饋。”在單甜甜看來,勤奮學習是她擺在眼前的唯一道路,“家里目前的困頓不會成為我學習路上的阻礙,因為未來終究是要靠自己努力去拼搏。”
胡夢蓮獲助7000元學費,本季助學公益行本周收尾
昨日,本報第九季助學公益行報道了東海女孩胡夢蓮的故事。父親4年前從腳手架摔下造成重傷,外公因病做了一場大手術,兩人的手術費用讓這個家負債累累,母親只能邊打零工邊供4個孩子讀書。
得知胡夢蓮的情況后,愛心人士金星再次伸出援手,對她進行一對一資助,幫助她解決7000元學費。“這個女孩上高三期間就是我一對一資助的,每個月給她300元生活費。”金星說。據悉,金星一家今年被評為全市文明家庭。
昨天下午,一位90歲高齡的退休教師打進助學熱線。“我在報紙上看到胡夢蓮的故事,覺得這個女孩子很不容易,我愿意資助她大學四年每年1萬元,當做生活費,請她和我聯系。”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退休教師表示。
本季助學公益行臨近收尾,愛心依然源源不斷涌來。目前,已經有愛心人士為本周即將發布的幾名貧困學子籌集學費,盡全力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與此同時,南京大學連云港校友會也發起了募捐,準備為考取南京大學的灌南學子倪慶沖買一臺筆記本電腦,方便他大學時使用。
本報助學熱線:13851291243(同微信,備注“助學”加好友,邀請進助學公益微信群)。助學QQ群:157817222。(記者 楊銳冰 肖婷婷/文 牟進勇/圖)
總值班: 陳剛 曹銀生 編輯: 宋添翼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