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李國瑞)“景太媽”名叫解小丹,今年28歲,農樂園法人代表。
記者走進農樂園時,解小丹正和幾名員工(其中有兩個新招的大學生)在一塊面積較大的空地上摘毛豆。身后一排淺藍色的簡易房,構成了一個小型的辦公區。一只毛獅子狗躺在墻角處,雙眼緊閉,悠閑地曬著太陽。
念大學時,解小丹讀的是小教專業,加上自己喜歡孩子,2008年,她便創建了“連云港VIP寶寶QQ群”,經常舉辦公益親子活動。后來,她經營起一個“親子俱樂部”,一個總群下面有許多分群,最多的時候,帶過幾萬個家庭。
一晃7年過去了。總和孩子玩也不是個事兒,得干點其他的。于是,去年冬天,解小丹萌生了一個想法:做一個新項目。
謀求轉型
決定建一個農樂園
解小丹首先想到的就是食品安全。她覺得,進行生態養殖,提供健康食品,保證孩子“舌尖上的安全”比啥都重要。
更為重要的是,解小丹這7年沒白忙活,QQ群有成員近萬人,她在群里號召力強、人脈廣,這是一筆寶貴的資源。
隨后,解小丹和9位寶爸寶媽談了自己的想法,大家一拍即合,決定創建一個農樂園。
考察了許多地方,最后決定選址云臺農場160多畝地,并做了詳細的項目規劃和預算。
一個人的力量顯然很渺小。解小丹把信息發到QQ空間里,尋找感興趣的人。沒料到,咨詢入股事宜的寶爸寶媽紛至沓來。
不到一個星期,就籌集了100位寶爸寶媽的100萬資金。解小丹明確告知他們,入股有風險,但他們表示,投資并非單純為了賺錢,主要是為了能讓自家的孩子吃到放心安全的食品,并且周末假期,能帶著孩子體驗戶外生活、感受鄉土風情。
經營之道
會員制的直供模式
不到一年,解小丹的農樂園已初具規模。我們越聊越有興致,解小丹提出帶我到農樂園中逛一逛、感受感受。
漫步阡陌,嗅著泥土氣,解小丹指著一畦又一畦的蔬菜介紹:“本土的大蔥、地瓜、花生、毛豆、玉米等,都是無公害種植。”
東北角的人工小島,是園中的“燒烤中心”;西北角18畝的魚塘,碧水汪汪;西南角的一排房子,是新建的“親子廚房”;東南角的養雞場,散養著3000只黑羽林雞。
解小丹說,黑羽林雞是國家珍稀品種,產的是綠殼雞蛋,營養價值高。“目前,農樂園已將綠殼雞蛋打造成為一大特色品牌。”
采取會員制經營,也是“景太媽”農樂園的一大特色。解小丹介紹,農樂園現有400多名會員。“會員每人每年交一定的費用,我們每月會給每名會員配送一箱綠殼雞蛋。我們已自建物流和配送團隊,從農樂園直接送到市民餐桌,物流環節透明迅速,24小時全程可追溯。”
未來打算
做大做強綠殼雞蛋
邊走邊聊,我們返回辦公區,員工們正仔細檢查綠殼雞蛋,他們旁邊整齊地放著數十只已被封裝好的紙箱,每箱45枚的綠殼雞蛋正等待配送。
臨近中午,解小丹的手機響個不停,“都是客戶打來的”。掛完電話,她還得打開微信,一一回復客戶的語音留言。
盡管如此忙碌,解小丹還是回答了我的最后一個問題———未來的打算。
對未來,解小丹沒有想太多,“先生存,后發展。畢竟經營農樂園還不到一年,得繼續將綠殼雞蛋這一特色品牌做大做強。”
當然,解小丹也在嘗試著其他項目,比如認養羊,“市民訂羊,寄養在農樂園,我們負責將其養大,過年時由市民領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