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王文)生活中,因為沒房子結婚而鬧矛盾的比比皆是;但因房子太多而分手的,還真少有。徐曼就是后者,她現在很清瘦,說話聲音輕柔,時不時嘆一聲氣,“我跟林棟的相愛和房子無關,可最后分手,卻都是房子惹的禍。”
美女與野獸,不被外人看好的組合
徐曼是先認識林棟媽媽,再認識林棟的。徐曼是我市某大型保險公司的業務骨干,高挑靚麗,林棟的媽媽是她的客戶。去年年初,兩個人因為業務關系,隔三差五見一次,徐曼會給她講些金融投資的知識。可能是徐曼說話溫柔、性格好,林棟的媽媽挺喜歡她,沒事兒就來聊天,還帶些水果,最后竟要撮合徐曼跟她兒子在一起。
“記得是3月1日,我和林棟約在咖啡廳第一次見面。這一見,我終于明白了他媽媽反復說的那句話——你不要嫌棄我家小棟。”徐曼說,她身高一米六八,可林棟還沒她高,而且體重超標,皮膚黝黑,長相也很粗獷,“晚上吃飯時,他不怎么說話,我說,他就盯著我看。估計,他跟我想的差不多——太不般配了。”
其實,林棟也不是沒有優點,他在某軍工企業做工程師,平時工作很忙,但特別孝順,周末一有空就待在家里陪他媽媽聊天、看電視。“就連我們戀愛后,有時逛公園也要帶著老人。他還很細心,我喜歡的花啊、書啊,說一遍他就記住了,時不時給我個驚喜。這都是慢慢接觸后我才發現的。”徐曼說,她的年齡已經不小了,29歲,當這個有愛心、孝順又踏實肯干的男人出現時,她不想再錯過了。就這樣,兩個人迅速墜入愛河。
戀愛后,兩個人有過如膠似漆的時光,也有過一些爭執。漸漸地,徐曼發現,林棟是個小心眼,常為一點小事情就生氣,而且從不主動賠禮道歉。“有一次,我在微信里曬出我們的合影,朋友留言說,這是美女與野獸啊!結果,林棟看到以后,當時就甩臉子了。連續一個星期沒理我。”徐曼苦笑著說,他們倆每次吵架都以女方的妥協而告終。不過,每當這時,想想林棟的好,徐曼也就不計較了。相識2個多月,徐曼就匆匆和林棟領了證。
都是房子惹的禍
林棟還有一個姐姐,在本地開店做生意,姐夫老家在農村,沒有房子,他們就一直住在林棟父母家里。三室兩廳的房子,父母、林棟、姐姐一家各一間,相安無事。去年7月份,林棟父母相中了一個新建小區的一套2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說是要買給兒子結婚用。可是,交全款時還差18萬元錢。林棟的姐夫說,他可以先拿出這18萬,但房子要寫他們家的名字。大家本是一家人,所以林棟的父母也就同意了。最終,房產證上落的是林棟和姐姐的名字。結果買房后,林棟父母覺得現有住房老舊,而且面積不夠大,所以還是決定一大家人先搬到新房住,舊房子就租出去了。這樣一來,徐曼和林棟,還是沒有新房子結婚。
又過了差不多4個月,林棟父母手里又攢了些錢,在小區附近又給林棟買了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老兩口只給了兒子15萬,剩下的錢由林棟和徐曼負擔。考慮到經濟壓力有點大,還要買新車,拿到房林棟就租了出去。于是,一大家人仍擠在姐夫參與出錢買的房子里。爭執,是從又一次買房的經歷開始的。林棟父親的單位團購一家樓盤,因為便宜而且是現房,他家東湊西借又買了一個小套。今年3月份,老兩口搬到了自己的新房子中去,只剩姐弟兩家住在大房子中。沒有了老人在身邊,兩家人的關系逐漸變得微妙起來。林棟的姐姐和姐夫經常關上門聊天,有一天,徐曼無意中聽他們說到了房子。
果然沒幾天,林棟的姐姐和姐夫就把徐曼和林棟叫到屋里攤牌:“這套房子是我們去年參與出錢買的,你們也有自己的房子,還是搬回你們自己的房子吧。”徐曼當時就不樂意了,“這本來就是爸媽買給我們結婚用的呀。”“喲,你們房子那么多,難道讓我們一家住在大街上?”林棟的姐姐突然大喊大叫,姐夫沖上來就推了徐曼一把。一場家庭大戰,就這么爆發了。
最終,經過父母的協調,孝順的林棟選擇搬回自己的房子中。可是,那套房子正在出租,合約一簽就是一年,一時半會也沒法搬。徐曼就只有繼續與林棟的姐姐一家再合住幾個月。這幾個月是很難熬的,林棟的姐姐和姐夫已與徐曼不說話了,他們認定,“這個跑保險的女人絕對是貪我家的錢才嫁給小棟的。”
看到兒媳婦悶悶不樂的樣子,林棟的父母提出再補貼一些錢給林棟,或者讓林棟和徐曼搬到他們的房子去住,雖然小,但也可以將就。誰知,想法一提出,遭到了林棟姐姐的強烈反對。她哭著說:“爸媽,我不是你們親生的嗎?以前的老房子和你們自己現在住的新房子,我知道,都要留給弟弟的。他本來自己就有新房子,加起來三套房子,我呢?這套房子還是我和弟弟的共有財產,現在你們還要給他錢,也太偏心了吧。”老兩口看著女兒痛哭流涕的樣子,只好作罷。這讓徐曼又憋了一肚子氣,堅決表示不與公婆同住。她覺得林棟很窩囊,林棟的姐姐太霸道,小兩口因為房子的問題經常吵架,吵得多了,就升級為冷戰。就在前一陣子,忍無可忍的徐曼提出離婚,沒想到林棟一口答應,“幸好沒舉行婚禮,像你這樣能鬧騰,又不孝順的媳婦不要也罷。”徐曼當時就淚崩了。
還能挽回他的心嗎
林棟不要“不孝順又能鬧騰的媳婦”,徐曼也不想要“窩囊、家務事多的男人”,兩個人在沖動之下,一拍兩散,瞞著父母去領了離婚證。當徐曼拿著離婚證回到自己家時,徐曼的媽媽驚呆了,她抬手就扇了女兒一個耳光說:“你當你現在還是十八九歲呢!”
就這樣,親朋好友,七大姑八大姨,輪番上陣給徐曼做思想工作,都說她年紀也不小了,再找個人談戀愛也不實際,就算找了也未必比林棟強。在這種高強度的“狂轟濫炸”之下,徐曼也開始反思,其實林棟確實是個好男人,知道心疼她,對家也有責任感。再說他學歷高,工作也好,更重要的,家庭經濟實力也不錯,這樣看來,條件也不錯,或者,應該跟他復合?
“六一”時,徐曼終于忍不住給林棟打電話說想和好,沒想到他態度堅決,任徐曼怎么解釋都不行。為此,徐曼的父母也特意找到林棟,他沒有當面回絕老人,但轉臉給徐曼的答案仍是“不同意”。為此,徐曼的媽媽都病倒了,徐曼很后悔。她雖然希望能回到林棟身邊,可心里知道也許和他已經不可能復合了。
■ 記者手記:婚戀是物質和精神的平衡
婚姻是要面包還是要愛情,找對象是物質條件重要還是人品重要,這個問題被歸結為“爛俗”的問題。可是,在生活中仍有無數的夫妻、戀人因為這個毫無新意的問題而分道揚鑣。
事實上,房子、財務支出不公、家庭財產知情權和管理權糾紛等原因已經成為當下離婚或分手的一大主因。
為什么物質基礎在婚戀中的作用呈上升趨勢?這與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物質太豐富密不可分,正因為物質給我們的生活以極大的便利和改善,所以人們越來越依賴物質。賺錢可以改善生活,有錢就有尊嚴,有錢就有安全感,人們漸漸形成了錢多、車好、房大就有感覺,甚至于幸福就來自于此的內心強化。相比之下,我們卻缺少對物質以外的精神、心理、愛的層次交流和探索。
徐曼和林棟的矛盾表面是房子的糾紛,其實也反映了徐曼對擇偶決定性條件搖擺不定的矛盾心理。選擇共度一生的人,筆者以為,人品是基礎。只有人格健康的人,才能讓彼此生活保持協調和平衡,對另一半寬容。其次是能力。能力是幸福生活的保障,所有的財富積累都是人的綜合能力的反映,所以選擇對象重在能力,一個有能力的人就是潛力股,比依賴長輩獲得財富要有安全感,因為安全感是來自于自己的努力和勝任。
一個幸福的婚戀實際上是物質和精神的平衡,如果能在追求物質的基礎上努力地追求精神豐富,那么我們的幸福感受能力會大大提升,一個物質條件一般、生活方式健康、幸福感受好的人在婚戀中反而幸福指數高,因為內心幸福力強的人更容易使婚戀持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