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李德銳 劉笑君)今年,最大的一批90后們已年滿25歲。《婚姻法》規定,男滿25周歲、女滿23周歲的初婚為晚婚。1990年出生的未婚青年男女已經到了晚婚年齡,讓那些還沒未婚、甚至沒有相親對象的80后大齡青年更是“壓力山大”:“有對象了嗎”、“什么時候把對象領回家啊”、“啥時候喝你的喜酒啊”等等,便成了未婚青年最不想聽卻是聽到最多的話。
可憐天下父母心,子女的終身大事,是父母心頭一道越不過的坎。對于兒女的戀愛和婚姻大事,自然讓父母操碎了心,無奈之下,只好托親拜友為兒女們安排“相親”,80后和90后的小伙伴,便陷入了“被相親”和“新相親”的尷尬之中。
90后幼兒教師貪玩
春節莫名“被相親”
今年24歲的小李是幼兒園老師,出生于1991年,正好趕上晚婚的班車,可是至今還沒有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她自認為不是“剩女”,可是父母卻為女兒找不到男朋友而著急上火,經常催著女兒趕快找對象,讓想趁著單身多玩幾年的小李很頭疼。
“我平時工作接觸的人就是幼兒園女同事、孩子和家長,幾乎很少遇到同齡的男生。我覺得我的年齡還不適合結婚,可是家人非說女孩過了25歲就很難找對象了,一直催我快點找男朋友。今年大年初二那天,本來是一大家人去奶奶家拜年,可是誰知道到奶奶家后,家人告訴我有個人在等我。”說起自己莫名其妙“被相親”的經歷,小李好氣又好笑:“我當時都懵了,立馬拒絕。可是,家里人輪番轟炸,沒辦法還是去見面了,結果是無言的結局。”
帥哥和大學女友分手
竟變成“相親達人”
今年25歲的小宋是個帥哥,去年大學畢業時,他選擇回到家鄉創業,大學相戀3年的女友是獨生女,父母堅決反對寶貝女兒嫁到外地,當美好的愛情遭遇到殘酷的現實時,一對戀人只好無奈分手。
回到家后,小宋有了一份收入穩定的工作,卻始終沒有從分手的陰影中解脫出來,每天過著從家到單位兩點一線的“宅男生活”,回到家就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上網玩游戲,疼愛他的父母還以為兒子得了憂郁癥。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在親戚朋友的介紹下,他被迫加入到相親大軍中,不到1年時間,小宋被迫相親20多次,他自嘲自己變成了“相親達人”,經歷了無數次的相親,卻沒有一個對上眼的。其實,小宋心里最清楚,他還沒有做好迎接下一段戀情的心理準備,只是不想違抗強勢母親的心愿,只好像木偶一樣“被相親”。今年春節期間,小宋的相親檔期被排得滿滿的,有時一天就要趕二三場相親會,他苦笑著說:“如此密集的相親,讓我很不爽。結婚是我的事情,為啥父母比我還著急?”
80后男生不找對象
七大姑八大姨當“紅娘”
對于90后的晚婚,尚處在單身的80后大齡青年,他們的婚姻大事更是讓家人“操碎了心”。29歲的劉磊至今單身,眼看著身邊的同學和朋友紛紛步入婚姻殿堂,有的已經有了孩子,可是劉磊還沒找到意中人。兒子對婚姻大事冷漠的態度,著實把劉媽媽急壞了。“每次出門一碰到老同事和親朋好友,人家總問我‘兒子結婚沒,何時吃他的喜糖’,我都要抬不起頭來了。眼看著我的同學都做了奶奶了,兒子還沒找好對象呢,我的心里更不是滋味。我總是苦口婆心地勸他趕緊找個好女孩成家,可是兒子總是說屬于自己的緣分還沒到。”劉媽媽說。
在劉媽媽的動員下,劉磊的姑姑和阿姨給他物色了四五個相親對象。他都去見了一面,卻沒有一個來電的,讓劉媽媽更著急了。劉磊卻不以為然,他無奈地說:“爸媽每天都在對我逼婚,我都有種負罪感了,我也想結婚,我也想有女朋友啊!可是到底該找個什么樣的姑娘,我自己都困惑了。只有硬著頭皮去相親,每次的相親都讓我崩潰。我現在只想著把自己的事業做紅火了,再等過兩年找對象也不急。”
90后美女旅游散心
只為逃避無趣相親
1990年出生的陳陽(化名)是一名小學老師,是家里的獨生女,長得清秀可人,脾氣溫柔,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這樣一位人見人愛的女生,卻沒有找到心儀的男生。
以前,陳陽身邊有三五個閨蜜好友,每次聚會時,閨蜜的男友都會來“護駕”,讓形單影只的她很尷尬。看到陳陽失落的樣子,以后聚會時,善解人意的閨蜜將男朋友甩掉了,幾個好友在一起無拘無束地有說有笑,讓陳陽仿佛又回到了學生時代。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最近一兩年,身邊的閨蜜好友陸續步入婚姻的殿堂,母親勸她說:“你已經25周歲了,再不找對象就要成‘剩女’了,趕緊找一個帶回家給我們看看。”面對母親的嘮叨,陳陽只能選擇沉默不語。看到女兒一副拒絕戀愛的架勢,媽媽只好托親拜友幫女兒介紹男朋友,實在推不掉了,陳陽硬著頭皮去相親,見過幾個男生,卻沒有遇到自己真心喜歡的,經歷了一次又一次尷尬的相親,兩個互不相識的人坐在一起,亂七八糟說一通,都不知道對方在說些什么,好不尷尬。“我不是一個物質女孩,房子、車子和票子在我眼里都是浮云,找男朋友要看眼緣。”陳陽說,“現在的90后男生,感覺還沒長大,沒有責任感和擔當,我對幼稚的男生不來電,我相信有一天屬于我的男神一定會來到的。”每到寒暑假或節假日,陳陽早早為自己做好出行計劃,給疲憊的身心放個假,最重要的是為了逃避無趣的相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