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張晨晨 葛建文 王婧 宋驍)“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如果把連云港近年來的發展比作一輛快速行駛的列車,這輛車之所以“行穩致遠”,既有物質燃料的加油助力,更有精神價值的強力驅動,須臾離不開宣傳思想文化各項工作的保障。
5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在融入大局中找準定位,在鞏固深化中開拓創新,用改革的思路、創新的辦法破解現實中的難題,加強了頂層設計、完善了工作布局、取得了驕人業績,主心骨更加堅定,主旋律愈加響亮,正能量充分匯聚,軟實力明顯提升。
筑牢主心骨
理論武裝入腦入心
思想因時代而興,理論為國家而強。5年來,我市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生動詮釋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科學理論更加走進大眾、深入人心。
市委中心組堅持每月一學雷打不動,形成了以“定準選題、定嚴規矩、定優方法、定實效果”為主要內容的“四定學習法”,得到省委肯定,作為全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創新案例進行推廣。
緊跟黨的創新理論步伐,精心組織“中國夢”、“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五大發展理念等各類宣講1.5萬余場次,推出“理想信念大家談”、“理論、理想、理性”、“講身邊故事,評民間名嘴”等形式新穎的學習活動。
對接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加強新型智庫建設,攜手30多個城市在連云港率先發起成立全國“一帶一路”沿線城市智庫聯盟,舉辦40余場高層次學術論壇,一批重大應用型研究課題獲省領導圈定。
唱響主旋律
輿論引導用情用心
輿論是影響人心的重要力量,話語權是影響力的關鍵因素。5年來,我們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統籌內宣與外宣、網上與網下,主題宣傳做深、成就宣傳做亮、典型宣傳做活、形象宣傳做強。
新聞戰線把策劃作為先導,集中推出筑夢“一帶一路”、“創新創業、驅動港城”等一批有深度有震撼力的重大主題宣傳,創新開展“行進港城·精彩故事”、“主播勵志跑”等一批接地氣的新聞行動,中心工作與宣傳戰役同頻共振,輿論強勢引領連云港加快發展。
主動設置“指尖上的微宣傳”、“擊鼓傳聲”全媒體行動等網絡好故事議題,精心打造“連云港發布”、“智慧連云港”、“網絡辟謠聯盟”等一批導向性影響力強的新型傳播平臺,針對社會熱點和突發事件精準開展輿論引導,科學掌握“時度效”,用主流觀點主導連云港網絡輿論場。
在打造外界感知連云港的形象品牌上持續發力,在新華社、央視、《人民日報》、《新華日報》等高端主流媒體年均刊發重點報道1500余條,港城好聲音通過《國際日報·連云港專刊》、伍江數碼澳洲網絡電視臺等平臺資源在海內外廣為傳播。
傳遞正能量,道德建設暖心溫心
文化的力量集中體現為精神的力量,文化自信的核心是價值觀自信。五年來,我市以最能形成共鳴的“愛敬誠善”為著力點,面向市民進行形象化解讀、故事化表達,推動核心價值觀成為“百姓日用而不覺”的行動指南。
在全國層面,我市推出“雷鋒車組”、“開山島夫妻哨”、最美基層干部姜霜菊等3個先進典型,數量在江蘇設區的市中最多。在省級層面,推出16名先進典型,江蘇首位“最美人物”和“時代楷模”均出自我市。“好人榜”上的連云港人名單也越來越長,15人當選省道德模范和提名獎,54人當選“中國好人”,道德模范的先進事跡打動人心,好人好報溫暖人心的社會氛圍正在港城集聚升華。
圍繞構筑道德風尚高地,主打“美·德照亮港城”品牌,成立運行“道德風尚建設基金”,舉辦“最美港城人”頒獎典禮,建設核心價值觀示范街、美德示范區、敬老文明線、時代楷模館,“婆婆媽媽大舞臺”、“百家訓·潤港城”等2項成果在全國性會議上交流經驗并榮獲全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創新獎,“每周善點”、“文明有約”等專題專欄以及“誠信連云港”、“志愿同行”等主題實踐不斷深化,讓我們這座城市更有高度溫度和文明顯示度。
增強軟實力,文化發展潛心走心
文化是城市發展的靈魂,最能滋潤人心、養成城市氣質。五年來,我市大力推動文化建設邁上新臺階,連云港入選全國“十大幸福城市”,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首次排出的“中國文化城市百強榜”上排名全國第31位。
在全省率先完成省級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試點地區創建,社區文化中心標準化建設創成國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務示范項目;首個文化綜合體———新世界文化城即將建成使用,萬人擁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從2010年的660平方米增加到如今的1200 平方米以上。
圍繞唱響“一帶一路”文藝,著力打造大戲大劇大精品,《福·路》、《東方大港夢》等一批富有港城韻味的佳作即將在央視播出,7部作品在省第九屆“五個一工程”評選中獲獎,數量和門類均破歷史記錄。女子民樂團參加烏茲別克斯坦“東方旋律”藝術節并獲金獎,電影《水晶女孩》獲第12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榮譽獎,《花果山傳奇》在全國200多家電臺播出。
面向全球開展“花果山杯”畫說美猴王工藝美術作品設計大賽,在深圳舉辦2次文化產業招商項目推介會,簽約項目30個,新開工投資億元以上文化產業項目12個,文化產業增加值連續保持25%以上增速,增幅位居全省第3位,報業、廣電、演藝等“三大集團”整合提升、實現集群發展新態勢,文化產業日益成為城市產業發展的戰略支撐和經濟轉型的推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