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1994年4月20日,我國通過一條64K的國際專線,接入國際互聯網,標志著中國互聯網時代正式開啟,從此,我國的互聯網發展迎來井噴之勢。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發布的第3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88億,手機網民規模達6.2億。毫無疑問,中國已是當之無愧的網絡大國,但網絡大國不等于網絡強國,我們依然在路上,并且任重而道遠。
現在的我們,不出門就能知曉天下事;點點鼠標就能把東西買回家;躺在沙發上就能辦公交友娛樂……網絡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然而,網絡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陣痛——越來越多的網絡安全、信息詐騙、信息泄露事件,讓我們變得步步驚心。不久之前發生的徐玉玉事件,不啻當頭棒喝,讓我們在扼腕痛惜的同時,也充分意識到網絡安全絕非小事,和我們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雖然頻發的網絡安全事件暴露出相關職能部門監管的缺失和治理的不力,但也折射出我國網民整體的網絡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的缺失和不足。網民作為網絡社會的細胞,是網絡社會最基本的行為主體和組成單元,網民的素質和行為對網絡社會的運行秩序、網絡社會問題的產生和網絡社會的發展趨勢具有決定性的影響,讓每位好公民成為好網民對于加強網絡空間治理、促進網絡空間清朗至關重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維護網絡安全是全社會共同責任,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廣大網民共同參與,共筑網絡安全防線”。捍衛網絡安全、凈化網絡生態,不僅僅是戰略層面的國家大事,更是每一個網民的主體責任。一句話,網絡安全,人人有責。強化主人翁意識,積極參與其中,自覺將高度的安全意識、文明的網絡素養、守法的行為習慣、必備的防護技能的“四有好網民”標準深植于內心、外化于行動,這既是建成網絡強國的你我責任,更是共享網絡權益的你我義務?;蛟S一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只要你我攜手努力、共同前行,集聚的力量就是驚人的,安全、健康、文明的網絡環境才有可能形成,我們每個人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才能得到保障,網絡強國的戰略目標才能如期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