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 者 席毅行 通訊員 劉力瑋 常二華)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連云港市從事電商的農村青年人數以每年10%的速度遞增,如今每10位青年電商從業者中就有8人來自農村,不過因發展時日尚短,電商輻射區域有限且多數還停留在粗加工階段,因此仍存在很大提升空間。
團連云港市委社工部工作人員透露,連云港市農村電商近年來發展迅速,每個縣區都有大量專門從事互聯網營銷的商家。而由于連云港市幾個縣區的特色產品各不相同,造成農村電商的主要經營項目存在差異,產品類型基本以所處區域的特色產品為主,其中以水產、水晶、菌菇、蔬菜、茶葉等為主打品種。
農村青年成為率先搭乘“互聯網+”快車創業族的主力軍,表現可圈可點。東海農村小伙徐偉志,2014年毅然放棄波司登總部全國大區運營主管的職務,回到家鄉打造了全國首家天然水晶珠寶微電商服務平臺———“水晶供銷”。借助這個平臺,東海眾多水晶珠寶實體廠商實現了組團營銷。如今作為創始人之一,徐偉志計劃將平臺打造成“空中珠寶城”,而他瞄準的目標是國內200多億的水晶消費連云港市場。
在另一位嘗鮮“互聯網+”的青年創業者任晶晶看來,電商為他的項目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他的項目叫“小晶鮮生”,主營農特產品如冰草、紫蘇、藍莓等以及海產品干貨,在入駐某電商平臺后迅速發展。眼下,他正在河南鄭州參加第二屆“中國創翼”青年創業創新大賽半決賽。任晶晶感慨:“互聯網的實時互動性正讓農產品的售賣渠道、方式等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這片朝陽產業中,生鮮類產品如水產品、瓜果等成為銷售主力。連云港市民胡女士從年初開始在網絡購買生鮮產品,她說,以前每天早上要去菜連云港市場,人多還不一定能買到合適的。現在直接在網上訂,送貨到家,動動手指就可以完成,電商大大節約了人們的時間。
團連云港市委社工部透露,目前連云港市電商發展呈加速趨勢,但電商營銷的區域還很有限,主要集中在周邊。“長途運輸要加入冷鏈,成本將大幅增加,而連云港市目前大多數電商并不具備條件。”此外,受制于發展規模和成本,連云港市大多數電商還停留在低附加值、粗加工的階段,“以水產品為例,多數商家都選擇制作成干貨來賣,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