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3月23日上午,市委、連云港市政府召開全市科技創新大會,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全省科技創新大會精神,表彰為連云港市科技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對全市科技創新工作進行部署。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飄揚、江蘇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蕭偉獲得首屆“連云港市杰出人才獎”, 連云港鷹游紡機集團有限公司張國良、連云港中復連眾復合材料集團公司任桂芳、江蘇豪森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呂愛鋒獲得首屆“連云港市杰出人才提名獎”。市委書記楊省世、市長項雪龍出席會議并講話,市政協主席張同生出席會議,市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萬聞華主持會議。
三月的連云港,春回大地、萬物復蘇,連云港市行政中心350會議室群賢匯聚,氣氛熱烈。連云港市企業界、科技界代表,市四套班子領導,相關縣區部門主要負責人,省市媒體記者等500余人齊聚一堂,共謀連云港科技創新發展大計。會上,楊省世為獲得首屆“連云港杰出人才獎”的孫飄揚、蕭偉頒發了金質獎章和證書,連云港市長項雪龍為“連云港市杰出人才提名獎”獲得者代表任桂芳、呂愛鋒頒發了證書,2016年度市科學技術獎獲獎代表登臺領獎。孫飄揚、蕭偉、呂愛鋒以及中船重工第716研究所副所長徐大林、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善春、江蘇天明機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盧明立等6位同志,圍繞科技創新工作進行了交流發言。
楊省世就抓好全市科技創新工作發表講話。他指出,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抓好科技創新不僅是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也是現階段連云港應該做、必須做的事。特別是要以科技創新為引擎,加快推動產業強市步伐,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推動整個產業向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攀升,解決好產業發展與資源環境約束的矛盾。連云港市新醫藥產業的崛起歷程,充分證明了科技創新是我們有條件、有能力做好的事。只要在科技創新上有志向、有毅力,重人才、講方法,就能打出一片新天地。經過多年努力,連云港市開展科技創新的家底更實、抓手更多、底氣更足,更應該在科技創新上求大突破、見大成效,創出更多體現連云港特色和高度的標志性成果。
楊省世強調,要找準提升科技創新水平的現實路徑,牢牢把握“聚力創新”的工作取向,緊扣連云港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和現實需求,堅持有限目標、重點突破的原則,采取整合資源、聯動推進的策略,保持舍得投入、持續用勁的作風,營造海納百川、崇尚創新的氛圍,在“聚”字上下氣力,通過資源要素上的密集投入,時間精力上的久久為功,政策服務上的優化聚焦,推動全市科技創新水平有一個大的提升。創新方向要更聚焦,緊緊圍繞產業強市,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高度,加大傳統產業轉型力度,挖掘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深度,加快形成連云港的優勢特色。創新要素要更聚合,抓好各級各類創新平臺的引進、整合和使用,強化各層次人才的引進、培養和服務,重點促進智力成果產業化,在科技普惠金融上多做文章,千方百計為科技企業解決資金的燃眉之急,加快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和效益。創新政策要更聚攏,瞄準堵點痛點,破除體制機制約束,充分彰顯科研人才智力價值,積極調動政府和社會力量,強化對科技創新的資金支持,釋放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
各級黨委政府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健全推進科技創新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在保護知識產權、完善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城市公共服務等方面強化保障,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創新文化氛圍,為科技創新聚合力、添動力,共同構建風生水起的科技創新生態。
項雪龍在作工作部署時強調,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快做大做強高新技術企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引進科技創新型企業、鼓勵傳統產業企業加大創新力度,加快培育創新型企業集群;要加強關鍵領域科技突破,加快建設產業技術研究院、布局重大產業科技創新平臺、實施引領產業發展的重點科技專項,為產業轉型發展提供支撐;要推動高新區、特色產業園區、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等各類園區提升層次,發揮園區的創新引領作用;要健全科技創業服務體系,高水平建設眾創空間、加快構建協同創新網絡、著力培育創新主體、強化科技金融服務、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機制,加快構建良好創新生態網絡;要牢固樹立人才第一資源理念,加大投入引進人才,創新方式培育人才,優化環境留住人才,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廣泛匯聚高層次人才;要不斷優化政府服務,減少不當干預、創新扶持機制、強化工作保障,營造有利于創業創新的濃厚氛圍。
會上,印發了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區域性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和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發布了《連云港市“十三五”人才發展規劃》和2016年度市科學技術獎勵獲獎名單。“復雜結構天然產物抗腫瘤藥物的研發及其產業化”和“干法紡聚酰亞胺纖維制備關鍵技術及產業化”2個項目獲得2016年度市科學技術特別獎,“抗乙肝藥物恩替卡韋全新工藝研發及其產業化應用”等70個項目獲市科技進步獎。
連云港市即將建設區域性產業科技創新中心
連云港是蘇北最重要的創新區域,為了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科技創新工程,加快建設區域性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和創新型城市,連云港市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區域性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和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
區域性產業科技創新中心長什么樣?
《意見》指出,建設區域性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旨在構建支撐城市未來發展的現代產業科技創新體系,使連云港成為創新活力充分釋放、科技基礎設施完善、區域創新開放有序、創業環境持續優化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成為區域重大科技成果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策源地,區域產業科技創新高端人才、高成長性企業和高附加值產業的重要聚合區。
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預計到2020年,初步形成區域性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框架體系,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成功創建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連云港高新區進入國家創新型特色園區行列,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通過驗收,淮工大學科技園升級為國家大學科技園,建成1至2個處于全國領先水平的產業研發基地,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高新技術企業數、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較“十二五”末實現翻番,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2.5%,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0%,主要創新指標達到全國平均以上水平。
企業有哪些政策紅利?
《意見》指出,連云港市要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打造創新型企業集群;提高產業發展層次,推進產業邁向中高端發展水平;推進大眾創新創業,打造良好產業創新生態網絡;建設一流產業科技園區,發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實施知識產權能力提升工程,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健全產業科技創新服務體系,推進科技管理創新。
企業創新將享受哪些政策呢?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是創新主體,連云港市將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小升高”計劃,綜合運用“蘇科貸”、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柔性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等政策措施,加速企業成長。連云港市還將深入實施企業培強培優、上市企業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行動計劃,切實將創新資源引入企業,技術研發機構建在企業,科技服務覆蓋到企業,科技政策落實到企業,大力培育以高新技術企業為主力軍的創新型企業集群。鼓勵龍頭企業通過收購并購,提高產業集中度,促進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提高市場競爭力,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此外,連云港市還將加強財稅政策對企業創新的支持,全面落實高新技術企業減免所得稅、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和有限合伙制創業投資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切實做到應免盡免、應減盡減。在財政出資的重大工程項目和服務采購清單中,須有5%以上的額度面向中小企業招標采購,50萬元以下的政府采購產品和服務優先考慮小微企業。允許國有企業按規定以協議方式轉讓技術類無形資產,鼓勵通過入股或并購方式購買中小企業創新成果并實現產業化。
區域性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怎么建?
《意見》指出,連云港市將依托重點產業骨干企業和相關高校院所,探索建設具有連云港特色的產業技術研究院。期間,連云港市將開展政策先行先試,探索以“一所兩制”為特征的研究所建設機制、以“合同科研”為特征的技術開發機制、以“項目經理”為特征的項目組織機制以及以“股權激勵”為特征的衍生企業培育機制,努力打通“科學”到“技術”轉化的通道,推動重大基礎研究成果加快產業化。
那么,連云港市將布局哪些行業有建設研究院潛質呢?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連云港市將在新醫藥、石油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海洋生物、大數據、健康養老等重點領域,培育建設一批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支持企業與高校院所共建產業技術研發機構。建設支撐產業科技創新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支持淮海工學院建設江蘇海洋大學,在海洋資源開發等領域建設高水平學科和重點實驗室。建設一批產業技術國際合作平臺,主動爭取國家實驗室、大科學裝置、多學科研究平臺等國家級重大基礎研究項目布局連云港,并積極參與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支持中科院能源動力研究中心申報實施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項目。支持建設大數據中心;支持市開發區建設生命健康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和新材料研究院,推進化學藥、中醫藥等優勢產業企業組建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支持市高新區建設智能制造產業技術創新中心;支持東海縣建設全國有影響力的硅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和全國重要的硅材料產業基地。
未來連云港市將在哪些產業破題?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連云港市將超前部署重點基礎材料研制、新藥創制、智能機器人、關鍵核電裝備、大數據應用、太陽能利用、海洋科技等重點專題,突破一批核心技術,培育一批知識產權密集、國際競爭力強的前瞻性新興產業,引領制造業向中高端邁進。
支持創業,連云港有哪些新政?
《意見》指出,連云港市將推進大眾創新創業,打造良好產業創新生態網絡。
創業關鍵是看實惠,連云港市有哪些新的創業政策呢?市科技局表示,連云港市將鼓勵社會力量投資建設或管理運營創客空間、創新工場等新型孵化載體,支持存量商業商務樓宇、舊廠房等資源改造,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眾創空間。支持開展豐富多彩的創新創業活動;鼓勵引導各類社會主體利用閑置廠房、商業用房、宿舍等,建設各類青年創業公寓、創業社區,為創新創業大學畢業生提供公租房。支持建設創業大學、創客學院,鼓勵大型電子商務平臺等互聯網企業設立以互聯網為主要業務載體或服務領域的眾創空間。實施“連云港英才集聚工程”,圍繞高校系、科研系、企業系和海歸系四大群體,持續集聚“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生力軍,不斷放大引進人才、發展企業、帶動產業、催生經濟增長點的鏈式效應。研究制定連云港市高技能人才培養、評價、資助、獎勵等相關政策,以企業為重點培養“工匠型”高技能人才;對從事技術開發和科技成果轉化的科研人員,在職稱評定、科研獎勵、人才計劃選拔等方面予以傾斜。
此外,連云港市還將正在園區建設,知識產權、產業科技創新服務體系等方面推進一系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