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張晶晶 通訊員 蘇義) “真沒想到咱港城的公廁也能這么高級,干凈敞亮不說,功能也齊全,公廁居然還配備母嬰室,以后帶小孫女出門就方便多了,作為市民,我必須為人性化的公廁‘點贊’。”昨日,位于蘇寧廣場對面的一座公廁門口,劉女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言辭之中不乏對公廁的褒獎。
據悉,建于2013年的原蘇寧廣場公廁位于青年路路口(通灌路蘇寧廣場對面),因為是移動公廁,僅有3個蹲位。由于該路段人流量巨大,原有的公廁遠遠不能滿足市民如廁的需要,創衛期間,海州區環衛處按照二類公廁標準進行升級改造。在滿足普通市民如廁需求的同時,增配特殊人群使用的“第三衛生間”,其中成人及幼兒坐便器、呼叫按鈕、殘疾人無障礙設施、嬰兒護理臺等人性化設施一應俱全。除了這些人性化設計,衛生間里的一些設施也充分體現了便民的特點,比如衛生間里放置了綠植,還配置了滅蚊蠅的設備等。
其實位于青年路路口的這個公廁只是海州區環衛處率先掀起“公廁革命”中的一個縮影,細心的市民不難發現,自去年我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以來,市區的大街小巷就出現了很多這樣的免費便民公廁,除了男女衛生間、盥洗室,適合殘疾人和母嬰使用的第三衛生間已漸漸成為港城公廁標配。造型別致、設施齊全、干凈衛生,近兩年,海州區城管局新建改建的公廁越來越人性化。
“花了這么大精力、財力去整改公廁,為的就是更好地方便廣大市民,為此,區環衛處還制定了有關便民公廁的長效管理機制,對于公廁的保潔標準和日常督查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標準,比如需嚴格遵守‘十潔、六無’標準。”據海州區環衛處夏主任介紹,僅去年創衛期間,海州區環衛處就投入5000余萬元對市區內所有公廁進行了維修和改造,截至目前,全區已完成418座公廁整改,新建公廁5座,翻建改造公廁243座,旱廁改造92座,維修達標公廁78座。
2017年,海州區環衛處計劃進一步完善公廁的長效管理機制。另外,還將在市區內具備條件的公廁提供增加一些雨傘、建立一些愛心驛站等人性化服務,更好地滿足市民群眾如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