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鎮江市網絡社會組織展示館6月7日下午熱鬧起來,全國網絡社會組織工作推進會的與會代表在這里了解鎮江網絡社會組織成長的足印。來自北京的姜昊感慨道:“鎮江成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走在全國前列,‘鎮江經驗’對我們有借鑒意義。”
在全國設區市中率先成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的鎮江,正在勾畫網絡社會“同心圓”的道路上探索前行。
建:特色發展花爭艷
2006年,那場感動全國的“滿城盡飄黃絲帶”活動無意中成了一個標志,鎮江的網絡社會組織就此發軔。當年,為給患白血病的江蘇大學學生、“愛心天使”陳靜募集換髓手術費用,全市多家社會組織攜手在本地論壇上奔走呼吁。這次不經意的觸網,讓各家社會組織認識到互聯網的力量,紛紛在本地論壇上開壇設版。鎮江網絡社會組織的雛形由此誕生。
十年間,鎮江網絡社會組織從最初的愛心家園、“黃絲帶”網絡志愿者等為數不多的幾家,發展到今天的50支團隊、年均能開展線上線下活動300余場的規模,活動陣地也從本地論壇拓展到微博、微信、APP。
從最初認定網絡社團進行孵化培育,到成立網絡社團服務中心、形成松散型聯盟,再到率先成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成為緊密型的整體平臺,鎮江網絡社會組織培育發展實現“三級跳”。
網絡社會組織是個新生事物,為了它的健康成長,我市統籌謀劃、孵化培育,引導網絡社會組織良性發展,形成百花爭艷的局面。
一系列相關政策出臺,暢通了網絡社會組織的發展渠道。鎮江市對網絡社會組織普遍實施初期介入、引導孵化,全面提供注冊登記、活動策劃、項目申報等“一條龍”指導服務,推動“草根組織”長大或轉型。在相關部門的支持引導下,“金山公益”從最初的“為失獨家庭維權”轉化為“為失獨家庭服務”。“月月有計劃、周周有安排、天天有關愛”,從修水修電到買房裝修,從住院陪護送飯送菜到臨終關懷,從過生日、春游、秋游到年夜飯,金山公益志愿者團隊為180多戶失獨家庭提供關愛和服務,其服務時間累計超過了5萬小時。金山公益成為全國唯一一支堅持全年全面為失獨老人提供志愿服務的志愿者隊伍,2016年9月榮獲全國老齡委等部門聯合頒發的“關愛失獨家庭創新獎”。
扎推生存,同質競爭,網絡社會組織遭遇成長的煩惱。頂層設計看重整體布局,鼓勵錯位發展,使之形成特色。對主要從事青少年公益服務的4家網絡社會組織,市有關部門精準定位,使之各有側重,相互補充,更好地滿足了青少年群體多樣化需求,從而形成集群效應。
如今,鎮江市網絡社會組織總體上體系較為完備、功能較為完善。在行業自律方面建立了互聯網協會、新媒體聯盟,在網信經濟方面有了軟件行業協會、跨境電商協會,在網絡文化傳播方面成立了文藝志愿者協會、網絡影像社,在慈善公益方面則有社會媽媽、社會兒女、愛心家園等,并實現逐步向下延伸。
管:率先成立聯合會
對草創的網絡社會組織是放任自流自生自滅,還是把準航向提升層次?針對網絡社會組織初創階段內部管理松散、薄弱等問題,問診把脈,定向輔導,使之有序運轉。在網絡社會組織中推進黨的組織、黨的工作全覆蓋,對會員黨員實行“雙重管理”,引導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目前鎮江市網絡社會組織已分別成立1個聯合黨支部、1個獨立黨支部,覆蓋近60名會員黨員。
網絡社會組織并非說進就進,而有一定的門檻。鎮江市對網絡社會組織嚴把“入口”,并暢通“出口”。據了解,登記注冊網絡社會組織時實行“雙重審核”制度,民政部門審核基本登記信息時,網信部門同步審核登記名稱、業務范圍、法定代表人等關鍵信息,對經審查暫不具備登記條件的,加強“一對一”指導,把好“入口”關。與此同時,年檢年審從嚴把關,實行“積分評價制”,對積分不高、存在問題的及時督促整改提高,對偏離正確方向的堅決予以撤銷,對打著“維權”“公平”等旗號的非法組織堅決予以取締,以保持網絡社會組織的純潔性、先進性。
網絡社會組織發展壯大除了需要扶持外,自身的活力至關重要。鎮江市采取外部監管和行業自律“雙管齊下”,同向發力,讓監管更精準。健全由網信、民政部門共同負責的雙重管理體制,明確引導服務、過程管理、日常監督等以網信部門為主,登記注冊、行業監管等以民政部門為主。同時完善工作例會、溝通協作等配套制度,增強監管合力。
鎮江網絡社會組織逐漸蓬勃發展,漸成網民參與地方社會事務、參與網絡空間治理、打造網絡文明的重要渠道,引領著本地網絡“好聲音”。隨著網絡環境的變化,網絡社會組織面臨發展不均衡、專業化服務能力不足等挑戰,為發揮“第三方”力量的影響與作用,鎮江市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應運而生,以此引導網絡社會組織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
記者了解到,線下的鎮江市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暨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占地約600平方米,是網絡社會組織孵化、組織活動、交流培訓的綜合活動中心。下設綜合協調部、活動策劃部與宣傳培訓部,部門負責人均由全市骨干網絡社會組織負責人兼職。目前會員業務范圍涵蓋了網絡傳播、信息化發展、網絡文化、網絡評論、網信經濟、依法治網、網絡公益及青少年網上權益保護等多個方面。
用:匯聚網上“正能量”
連續舉辦九屆網民節系列活動,每年近10萬網民參與……網絡社會組織帶頭人、民間意見領袖、草根“達人”等紛至沓來,匯聚起積極向上的正能量。2015年7月鎮江市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實名制登記,其中網絡社會組織起到示范帶頭作用。愛心捐助、志愿服務、環保行動等10多個網絡主題活動吸引眾多網友參加活動。據介紹,鎮江市每年開展網絡主題活動400余場,網民自發組織活動5000余場,50多萬網民踴躍參加。
拓展公共服務受到市民歡迎。在鎮江市鼓勵支持公益志愿服務的同時,依托“愛心聯盟”“金山公益”“社會兒女”等網絡社會組織,常態化開展助老志愿服務、關愛失獨家庭、造血干細胞捐獻等50多項公益服務項目,有效彌補政府公共服務的不足。與此同時,網絡社會組織開始探索逐步入駐社區,開展定點服務,“金山公益”“達人會”等進入基層社區后,每年服務近20萬人次,得到社區百姓的稱贊。
特色產業在網絡社會組織推動下加快發展步伐。市軟件行業協會推動會員單位增強自主研發實力,鎮江市軟件行業發展目前位居全省前列,其中網絡游戲產業形成產業集群,網頁游戲研發水平位居全國前列。據了解,2016年全市軟件與信息化服務業年營業收入達617億元,同比增長17.8%。
網上“啄木鳥”也成了鎮江網絡上的新景觀。“啄木鳥”專門對機關作風、行政效能進行監督評價,推薦網民代表對鎮江經濟社會發展獻計獻策。在“啄木鳥”活動中,網民和群眾對城市不文明現象和政府效能等方面挑“刺”找“茬”,第一時間解決率超過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