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周瑩 通訊員 羅時寶) 昨日,筆者從全市綜合醫改會議上獲悉,自綜合醫改啟動以來,我市圍繞5項基本醫療衛生制度,聚焦醫改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推動綜合醫改試點取得階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基層診療人次占總診療人次比例達到72.4%,更多患者選擇在基層首診,向基層轉診。縱向醫聯體已覆蓋所有縣區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共組建478個服務團隊,充分發揮“健康守門人”作用,全市家庭醫生共簽約居民145萬人,以人為單位全市簽約率33.6%。
在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方面。我市、縣分別成立公立醫院管委會并實質性運作。加強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結果與財政補助、醫保支付、院長評先評優掛鉤。落實公立醫院運營管理自主權,激發醫院運行活力。各公立醫院積極推進內部運行機制改革,不斷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推進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探索試點人員備案制管理,適當提高了市屬公立醫院績效工資總量調控線水平。
在完善全民醫保制度方面。全民醫保制度不斷夯實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加快整合,人均籌資達到545元,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保持在75%以上。實施按病種付費的病種數達到230個。大病保險制度已實現全覆蓋,2016年,市級共有19477名參保患者享受大病保險補償,累計獲補償8481萬元。以基本藥物制度、短缺藥品保障、藥品集中招標采購為重點,建立完善多層次供應保障機制。推動急(搶)救、婦兒非專利藥品價格談判,發揮醫療集團帶量采購優勢,降低藥品采購價格,對48個短缺藥品加大采購力度,較好地滿足了臨床用藥需求。
在建立綜合監管制度方面。按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要求,圍繞依法執業、醫療質量、社會辦醫重點環節加強監管,規范診療行為,提升質量內涵。加強行風建設,強化源頭治理,健全長效監管機制,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我市三級醫院將留出部分專家號源和床位,為基層服務。要加快市級十大救治中心建設進度,發展護理院等慢性醫療機構,盡快形成保障群眾健康的急慢分治防治體系和機制。與此同時,我市還將加快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確保年內重點人群簽約服務率達到60%。通過以實施“智慧健康服務工程”為抓手,全面推進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設,提升務實應用水平。積極實施“互聯網+健康醫療”服務,開展遠程醫療、預約診療、疾病管理、線上支付、在線隨訪等業務應用,方便群眾看病就醫。完善重點病種、重點人群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障,減免部分醫療費用,開展分類救治,實行精準幫扶,不斷減輕就醫費用負擔,有效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