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周瑩 通訊員 穆文玲 呂菲)25周的早產兒,體重僅有0.75公斤,在醫療條件簡陋的圭亞那林登醫院,連云港援外醫生張榮創造了圭亞那史上最小早產兒成功搶救奇跡。
圭亞那時間7月26日晚8時,張榮的手機突然響起,醫院總值班supervi-sor說,一個25周的早產兒生命垂危,需要緊急搶救!
5分鐘后,張榮飛奔至新生兒監護病房,只見一個25周的早產兒,體重僅有0.75公斤,呼吸微弱渾身蒼白地躺在暖箱里,手腕只有成人的手指粗細,觸之幾乎沒有任何反應。張榮的心猛得一沉。因為她知道,這樣的超低體重,就算在國內具有先進醫療設備的大醫院,存活的可能性都極低,更何況在連輸液泵、心電監護儀等NICU最基礎的醫療設施都沒有的林登醫院。
(緊急搶救)
“清理呼吸道,給予復蘇囊正壓通氣,心臟按壓,興奮呼吸中樞,開放雙靜脈通道!”張榮邊給孩子進行心肺復蘇,邊用流利的英文迅速組織大家參與搶救。40分鐘后,大家驚喜地發現,小生命的皮膚顏色逐漸開始轉紅,肢體有了活動。
(巡查小患者康復情況)
此刻,張榮并沒有半刻放松,她明白,25周的早產兒還不能通過自主呼吸來供給全身需要。在國內,這樣的早產兒出生后要立即使用促肺成熟藥物,并使用呼吸機,但在圭亞那,藥品缺乏、設備沒有,更別談呼吸機了。
患兒出生后不到6小時,致命的NRDS(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還是來了,患兒出現了嚴重的呼吸困難,當地所有的醫護人員都絕望了。然而張榮并沒有放棄,她憑著多年豐富的新生兒監護病房工作經驗,讓護士找來了成人和嬰兒用的經鼻普通吸氧管,利用物理學的壓力差原理,制作了一個改良式的CPAP(連續氣道正壓通氣),管道密閉效果特別好,患兒的呼吸迅速得到了支持,這在圭亞那是首創。當地的醫護人員圍著她驚叫:“這簡直就是奇跡。”
(成功搶救后與圭亞那同事慶祝)
接下來的每一天,張榮都是在高度緊張中度過的。患兒并發了頻繁的呼吸暫停,嚴重消化道出血及重癥肺炎...... 為了及時發現病情,調整治療方案,她每天只要有時間就在暖箱前觀察患兒,低聲地鼓勵:“寶貝,快點好起來吧,你的媽媽在等你呢。”有時累得不行,張榮就在NICU的椅子上靠一會,打個盹。
(與康復后的患兒及其母親合影)
13天過去了,這個無比堅強的寶寶,硬是在張榮和同事們的護佑下挺過來了。昨日,林登醫務處主任Make和護理部主任Frank 都由衷地感嘆:“中國醫生了不起,你創造了圭亞那史上成功搶救最小嬰兒的記錄,你創造了生命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