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記者 張晨晨)他學歷不高,卻翻譯出國內第一本VOLVO—D12D型船用發動機中文技術手冊而轟動整個船舶行業,并被公安部表彰為“全國公安現役部隊優秀士官”。他毫不吝嗇,言傳身教,先后帶出50余名業務骨干和技術尖子……
最近,江蘇省委宣傳部發布了4位“最美江蘇兵”,其中由南通市委宣傳部選報的一位軍人赫然在列———南通邊防檢查站檢查艇機電班長李加立。而38歲的他,其實是一位地道的連云港老鄉。從警15年,他成功翻譯出國內第一本VOLVO—D12D型船用發動機中文技術手冊而轟動整個船舶行業,并被公安部表彰為“全國公安現役部隊優秀士官”,榮立了個人二等功;他先后帶出50余名業務骨干和技術尖子,10名優秀士兵提干,8名戰士榮立個人三等功,20余名戰士退伍后創辦了自己的企業。
▲李加立滿頭汗水地在攝氏50多度的高溫機艙內維修設備
上陣“急先鋒”,打鐵還需自身硬
1980年,李加立出生在連云港云臺鄉西山村二組,父母是祖祖輩輩種田的農民。1995年,李加立初中畢業后考上無錫航運技工學校。3年后分到連云港一家航運公司上班,由于企業倒閉,李加立2001年11月入伍成了江蘇邊防的一名戰士,他的崗位就在江蘇邊防總隊南通邊檢站巡邏艇上負責發動機的維護保養。如今掐指一算,已過去16個春秋。
作為一名老士官、老黨員,李加立深知“打鐵還須自身硬”的道理。長期以來,檢查艇每天早上起得最早的永遠是他。起床之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帶領戰士們清洗船艇,無論酷暑寒冬,從不間斷。雖然年近不惑之年,長期的水上生活使他患上了腰肌勞損、風濕性關節炎等“職業病”,但他始終嚴格要求自己,從不搞特殊。
“艇上我最敬佩、最服氣的就是李班長”。這是戰士們經常提起的話,他們也樂于稱呼李加立為“老李”。一次,南通邊檢站和南通海事局、長航公安局開展青奧安保錨地秩序專項整治聯合行動。“轟轟轟……”隨著一聲令下,集結在碼頭的各類船艇先后發動,唯獨艇齡很長的邊檢3209艇沒有任何動靜。機艙告急:右主機啟動馬達燒壞了!
“這下要出洋相了!”艇領導焦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趕忙奔赴機艙,只見“老李”已鉆進右主機和艙壁的縫隙里,爭分奪秒地進行搶修。不一會兒,燒壞的馬達被拆下,在換上庫存的舊馬達后,右主機順利啟動。由于及時解了燃眉之急,聯合演練順利完成,艇領導深有感觸地說:“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看一點不假!”
為打破“技術壁壘”,下定決心“啃天書”
2006年,邊檢站新添了一艘巡邏艇,艇上的發動機產自瑞典沃爾沃公司。在使用中,每當出現保質期以外的問題時,就要求助于該公司設在上海的中國總代理,哪怕是一點小問題,也要等他們派人來。若遇到零部件更換那更要到瑞典進貨,巡邏艇因此停靠碼頭半個月一個月是常事。李加立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雖然手頭上有一份英文版說明書,但這對中專水平的他來說,無異于“天書”。一次次的遭遇,使他下決心自己翻譯說明書———他拿起初中英語書開始啃了起來……
2007年夏天,李加立開始翻譯說明書。這本A4紙大小厚216頁的英文說明書不同于一般的英文書籍,它的專業性和技術性都很強,一些詞匯解釋不到位,甚至意義完全相反。李加立借助于3臺電腦和金山詞霸翻譯軟件逐個詞翻譯……日復一日,李加立翻譯的草稿紙近5000頁,不少紙面上浸潤著李加立的汗水。入夜了,邊檢站領導特批他不按作息時間上床。
經過一年多努力,一本厚達212頁A4紙大小的中文版《D12船用發動機維修手冊》問世,這本書5.9萬多字,照片700多幅,凝聚了一個普通戰士的心血。自此,南通邊檢站的船艇維修變得方便了,更給國內很多使用同類型發動機的客戶帶來便利。當得知李加立只有中專文化時,總公司通過代理商向李加立表示了由衷的敬意,并希望他退伍后能到他們公司來,保底年薪15萬元人民幣,另有一套三室一廳住房,還配一輛小車。然而卻被他婉拒。“從踏進軍營的第一天起,我就立志要把青春貢獻給國防事業!”而他所在部隊也因其表現突出,特批準他轉為上士,并繼續在軍營里發揮他的專業特長。
共享經驗成果,“老兵”義務“傳幫帶”
船艇部隊是一支專業性強、對業務水平要求很高的部隊。僅有個別業務骨干是遠遠不夠的。作為機電班長,李加立對機電班戰士特別照顧。“部隊建設靠大家,作為老兵、班長,更有責任把新兵帶好!”他是這么說,也是這么做的。多年來,他不斷將自身積累的工作經驗和業務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其他同志,使全艇官兵的整體業務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閑暇時,李加立就會拿著自己翻譯的《沃爾沃D12船用發動機維修手冊》為戰士們講解維修知識
機電兵倪張帝,下艇后業務技能總是比別人“慢半拍”,一些很基本的、常見的操作技能,在教過多次之后仍然掌握不了要領。李加立心急如焚,為盡快幫助小倪提升業務技能,他專門給小倪開起了“小灶”,利用執勤間隙、休息時間,以理論講解、實地操作示范等形式不斷地給小倪補課,終于使小倪及時跟上了大部隊。
都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但李加立每次現場教學的時候從來都不保留,有的時候“徒弟們”沒有認真學習聽講,他不僅不生氣,而且還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地耐心講解,直至他們徹底學會為止。“這是在掏心窩地對待我們啊,我們是真心尊敬和佩服李班長!”機電兵劉盼這樣評價自己的班長。
▲李加立在船艙內給戰士們傳授發動機維修技術
從警15年來,李加立用自己的坦誠之心,把自己掌握的業務技能傳給“徒弟”,帶出了一批優秀士兵。他們有的考上軍校并提干,有的退伍后自主創業。但無論職務、身份和地域如何變化,他們與李加立的聯系從未中斷,涉及機電技能、家庭婚姻等多方面的交流也一直在繼續。“戰友情,一生情!只要他們有需要,我愿意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李加立憨笑道。